链接时政热点 激活哲学教学

2023-11-21 10:30: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链接时政热点 激活哲学教学》,欢迎阅读!
时政,激活,哲学,热点,链接


链接时政热点 激活哲学教学

从导入引用激发兴趣、比较引用明辨事理、时政设题提升能力三个方面,合时政热点,激活哲学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恰当地选用时政热点服务政治教学要坚持三个原则:德育智育并重原则、有效选择原则、辩证采用负面时政原则。

标签:引用时政;政治教学提升能力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承担未来社会发展的领军人物——当代中学生必须关注社会,紧跟时代的步伐,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参与能力、民主意识、表现欲望越来越突出,他们对于社会现实、时政热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需要我们提供合理的空间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学校作为教育重地必须满足学生这种主动的需求,正确引导学生评价时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与参社会的公民意识。政治课堂教学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渠道。

现行的高中政治教材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等基本观点,知识体系严谨、科学,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系统的理论知识。与此同时,它又会使学生与社会现实产生距离感且教材中不少辅助材料相对滞后,不能及时更新,跟不上时代的节拍,’显得陈旧,这使得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所以,政治教师必须把鲜活的时政引用到教学中来,通过展现时政魅力,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达到书本理论知识与实际、实践的有机统一,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结合时政。提高政治教学效果 1.导入引用,激发兴趣

在新授课前,恰当地选取时政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情景与知识悬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学好新课打下伏笔,做好铺垫。比如:讲《生活与哲学》第五课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时,可选用姚明退役这一热点新闻,很快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特别是篮球爱好者兴奋不已。机我抛出这样几个问题:①姚明为什么在事业巅峰状态时选择退役?②不退役会怎么样?③把姚明与教材第40页探究活动中张斌的父亲的做法进行比较,得到什么启示?这样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分析、总结得出这样的结论: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

当然,时政导入的方式有多种:除上面列举的老师把时政热点抛出,预先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外,也可以让学生主持时事小议等走进课堂。课前由学生自由结合或者按照学号分组,把收集的近几日的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事件介绍一下,然后把自己选择的热点、重点问题结合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和说明。鼓励其他同学主动积极地参与进去,就发言同学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评价或者补充说明,实现教学的自然过渡与承上启下。时政新闻因为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所以比起生硬的传统的理论过渡,更容易被学生所接纳。在这一系列的讨论、分析、辩论的过程中,课堂气氛也会得到活跃、学生学的习主动性增强、教学效果有了提升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会在这一次次讨论中得到潜移默化地提高。




2.比较引用,明辨事理 比如:《生活与哲学》第九课《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中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老师讲的吃力,学生听得一头雾水。特别是做题时容易混淆,分不清楚究竟该用哪个原理。这部分内容既是矛盾分析法的重点又是难点。我讲这部分内容时,选用的是欧债危这一时政热点。欧债危机是个复杂的经济问题,我向学生这样简单的讲述:欧洲一些国家,如:希腊、葡萄牙实行高福利、高工资而向其他欧元区国家、欧洲央行借债,到期不能尝还债务而引发的危机。欧债危机愈演愈烈,解决债危机的关键是要欧元区国家众志成城,一致行动,修改欧盟条约,同时也需要各国相对减少财政开支。让学生分析解决‘欧债危机’的关键是要欧元区国家众志成城,一致行动,修改欧盟条约这个观点强调的是怎么解决欧债危机,这样就容易使学生顺理成章地领会到:这一关键措施体现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然后,我继续引申,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经济的发展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吗?学生讨论分析出:欧盟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必将影响到中国的出口,但总的来说,中国经济仍然健康持续发展。让学生分析:这个观点是告诉我们该怎么做?还是对在欧债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运行态势的评价?学生一般能够清晰地认为是评价。那么,评价中的问题是两个矛盾,还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应该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问题哪个是主要方面?学生会根据材料认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通过这样的比较引用,学生能够领会到:中经济虽受欧债危机的影响,但主流是好的,这体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3.时政设题,提升能力

政治课的课堂练习和作业对学生识记、理解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需要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练习,要选取一定的社会热点问题作背景材料,让学生进行练习或作业,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进行《生活与哲学》的复习时,我用的是这一背景材料:201261618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2618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我国航天科技人员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从神舟一号开始起步,才有今天神舟九号天宫一号惊世一吻虽然也经历过失败,但是不屈的航天人永远不会停下前行的步伐!对这一事件,不少学生谈了自己的感想和认识,既认清了中国成功发射与成功对接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也看到了科学文化知识对振兴祖国的重要性。先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然后请学生分别唯物论的意识能动作用、认识论的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特点以及实践的认识的基础、辩证法中的联系观点与发展观点、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以及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等角度进行分析,这样既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又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尽力达成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标。

二、选用时政服务政治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把时政与课文知识有机结合,可以使书中枯燥的原理变成分析社会热点的有




效工具,有利于提高学生平时关注时政的兴趣和学习政治课的热情。恰当地选用时政服务政治教学,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德育智育并重原则 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与之相适应的是我们的社会道德也处于新旧体系相互交替的过程之中,反映到校园里,有不少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道德迷茫。因此,教师在运用时政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德育的教育做出正确的引导,塑造学生的人格。不能仅仅使学生懂得国内外发生了哪些大事,不能仅仅教会学生用一定的观点分析时事,更要关注学生的迷茫,解开学生的心结,引导学生理性分析,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坚持德育与智育相统一,有利于避免学生在知识与行动上相悖,做到知行合一。

2.有效选择原则

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着无数的大事,貌似千头万绪,有国内大事;政治、经济、文化的;有国际方面的:国际外交关系,有和平交往的,也有发生冲突的。选用时政材料时要突出这样几点:一是党和国家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尤其要选择有关科学发展观、社会和谐、公平、正义等方面出台的政策。二要选择同教材重点、难点相关的国内外大事;在国际时事方面,选择与我国密切相关的国际时事。三是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热点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克服盲目性。

3.辩证采用负面时政

毋庸置疑,政治教学中不能回避负面时政材料,负面时政具有较大的引力,特别是一些重大的负面时政在社会上有持续的效应,课堂上也应该辩证地采用。但是不能情绪化处理,在描述负面时政的同时,更要深入地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此种现象,更要和学生一起探求如何解决负面时政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要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光明

总之,在政治教学中,要注重引用时政热点,把时政材料与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使政治课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zT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