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学法治教育三种意识及其培养

2022-11-01 10:16: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中小学法治教育三种意识及其培养》,欢迎阅读!
法治,中小学,意识,培养,及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中小学法治教育三种意识及其培养

作者:司婷婷

来源:《中国德育》2017年第01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未曾停止思考的问题。当前,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已经达成高度共识。立德树人最具有时代内涵的紧迫要求之一,是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法治教育。为此,国家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课程。这对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是一项具有开创意义的基础性事业。

小学要做好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教育,我认为应当针对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着重培养小学学生的法律意识、规则意识以及正确人际交往意识。 一、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法治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很多案例一再证明,有些青少年因为从小缺乏法治教育,缺少基本的法律意识,不能正确把控心理和行为底线而越过法律红线。因此,普法要从娃娃抓起。青少年学生是法治教育的重点,我们应该责无旁贷地负起对学生法治教育的义务,将学生培养为懂法尊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对中小学生开展法治教育,要着重进行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的学习,如出门要遵守交通法则,在校要遵守法定的学生义务,受到欺凌要寻求法律帮助等。鉴于中小学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法治教育需要更多地强调体验式、参与式教育,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在中小学法律意识培养中,尤其要培养学生尊崇宪法的意识。2016年,国家发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要以宪法教育为核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对中小学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宪法教育宜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区分知识的难易和复杂程度,对应中小学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选择其中适合的内容进行教育。通过宪法教育,让学生从宪法角度理解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国家基本架构及相政治时事,知晓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二、规则意识

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应该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规则意识是法治意识的体现。教师在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以恰当方式阐明规则的具体要求,必要时可反复强调,还可寻求家长支持,帮助学生对规则的理解。学生在校的规则意识,主要体现在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与校纪校规两方面。

《中小学生守则》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关于全体中小学生的行为规范2015年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共9条,非常全面,但由于篇幅和形式所限,其中的一些规定相对抽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xj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