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区矫正实务》,欢迎阅读!
名词解释: 1、社区矫正:是指对犯罪性质较轻或者被人假释的犯罪人在社区执行刑罚的
各种制度的总称。 2、审前社会调查:指社区矫正机构接受人民法院或其他决定机关的委托,在对犯罪人决定适用社区矫正前,对其基本情况,日常表现、犯罪背景、造成的危害结果,是否有补救措施进行的调查,进一步得出是否适用社区矫正的
建议性结论的一种制度。 3、入矫教育:是指司法所接收社区服刑人员之后,为实现使之适应社区矫正生活而进行的以权利义务、认罪服法和在刑意识等为主题的专项教育活动。 4、社会帮教:是指矫正教育机构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对矫正教育对象开
展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5、理性情绪治疗法,又称ABC性格理论。认为人的思想往往是构成情绪的根源。情绪问题是由人的非理性信念造成的.
1、社区刑代替监禁刑(损害心理、削弱人格、不适应环境、不符合人道精神、不能使人守法、不能减少犯罪率)
2、德国刑法学家李斯特倡导的教育刑思想对欧洲刑事司法影响巨大。 3、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和推广社区服务刑的国家。
4、聘请志愿人员是国外社区矫正工作的一个重要特色。 5、社区矫正组织的社会组织体系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管理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及乡镇、街道等基层政权组织。其中社区矫正的决定机关是人民法院、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法律监督机关是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公安机关、乡镇及街道基层组织是社区矫正的执行和日常监督管理机关。
6、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管制、缓刑、监外执行、假释、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
7、社区矫正的特征:刑事制裁性、非监禁性、社区参与性、适用范围特定性、社会福利性。
8、社区矫正的任务: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帮困扶助。 9、审前社会调查的内容: 一、被告人(或罪犯的基本情况) 1、个人情况调查2、犯罪情况调查3、家庭背景调查4、教育背景调查5、职业背景调查6、社区环境和社会公众调查7、行为、身心特征及被害人承受力
调查8、精神状态调查 二、被告人(或罪犯)的一贯表现: 1、上学期间的表现2、工作表现3、家庭表现4、是否有违法犯罪行为的记录
三、被告人(或罪犯)的社会关系: 1、被告人(或罪犯)的近亲属2、被告人(或罪犯)学习所在学校的老师同学3、被告人(或罪犯)工作单位的同事4、被告人(或罪犯)同一社区的邻里5、被告
人(或罪犯)交往密切的朋友 四、被告人(或罪犯)的人格调查
1、人格调查及调查范围2、人格调查的方式3、人格调查的程序(ps:75) 10、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在判决、裁定、决定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7日内或离
开监所之日起7日内到居住地司法所报到。 11、入矫教育的组织实施:及时接收、调查评估、介入实施、认真总结。 12、日常教育主要包括:形势政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13、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道德观教育。 14、社会帮教的形式:1、亲属规劝法2、辅助帮教法3、咨询宣告法
15、社区矫正工作价值评价:法律价值评价、社会价值评价、经济价值评价。 16、解教教育时间通常为矫正期限届满前1—2个月。
17、解教教育的内容:1、期满总结教育2、形势政策教育3、适应社会教育 18、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正包括:1、心理咨询2、心理治疗3、心理危机干预
19、社区服刑人员一次请假一般不超过7天 20、社区矫正的价值评价:1、法律价值评价2、社会价值评价3、经济价值评价。 21、刑罚的演变:1、刑罚体系的中心由死刑、肉刑、转向自由刑。2、刑罚由重刑像轻刑转化。3、刑罚由惩罚向预防转化。4、刑罚执行由残酷向人道转化。 22、刑罚制度改革:1、社区矫正体现了“谦抑性”的刑罚理念2、社区矫正
完善了我国的刑罚执行体系。3、社区矫正构建了未成年人犯罪防御体系。 23、人格调查方式:直接调查是常用方法,委托调查。 24、心理矫正方案的制定:心理评估为诊断、制定心理矫正计划、签订心理矫正协议、心理矫正方案构成。 25、矫正对象的预估;1、资料收集:收集和分析矫正对象资料是预估的基础2、资料分析:资料整理,资料分析,总结。3、问题诊断:个人,家庭、社会。 一、吴某1988年出生,2005年犯盗窃罪,缓刑一年,因犯罪时未成年,所以纳入社区矫正,他平时爱上网,与外婆一起生活,和父母关系不好,外婆
很疼爱他,性格任性,爱玩耍在学校打架闹事。 1、吴某的问题在哪里?2、采取什么方法对吴某进行社区矫正? 答:吴某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缺乏父母关爱2、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法制教育3、性格任性4、喜欢上网,有不良的交友圈5、就业问题 答:首先要分析他的犯罪原因,然后搞好他和他父母的关系,提高他的法律意识,运用心理矫正矫正他的性格,改变他的就业观念,根据实际情况为他择业,同时改变他的交友圈,使他往好的方面发展,定期对他进行个别谈话。矫正措施:1、集中个别教育2、就业观3、家庭沟通4、摆脱以前的社交圈2、2、李某,女。和邻里的关系不好,于是让朋友偷邻居的电动车,被发现。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老公开公司,女儿在上学,自己也在卖保险,同时朋友也受到牵连,于是不愿意出门,她不想此事让家人知道,同时感觉所有
的邻居都用有色眼镜看待她深感自卑,不愿意接触社会。 问题: 矫正措施:对她进行心理治疗,稳定她的情绪,进行适当的心理危机干预。同时用现实主义疗法,是她面对问题,提高认知,还有要转变她的交友圈,尽量做好保密工作,不让她的家人知道。最后进行法制教育,熟悉常识性法律法规,在她的工作方面则尽快的使她重新融入自身的工作当中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v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