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的学习投入与就业能力实证分析管理论文》,欢迎阅读!

以某大学在校大三学生为调查对象,编制职业指导课程学习评估问卷(信度系数为0.880;效度解释总方差为0.604),整群取样,收集6732份有效问卷,对在校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的学习投入与就业能力、求职能力状况进行调研分析。 1、职业指导课的学习投入状况 1.1职业指导课的学习目标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学校现有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满意度达到
66.43%。超过96%的学生认为学习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有利于找工作”,可见大三学生对职业指导课的学习目标非常清晰。有52.07%的被调查者赞同职业指导课开在大三学年,这可能与大学生希望大四实习时能运用职业指导课的学习内容到实践中去的想法有关。调查显示,80.7%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的实用性很好,学习参与的热情很高。85%的学生认为自己很用心完成课程作业,对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态度的满意度也高达90.2%。 1.2职业指导课的学习收获
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学习效果调查中,26.88%的同学认为职业指导课“对自身触动很大,应该认真规划职业生涯,提升职业素质”;46.84%的同学认为“学习收获较大,对生活与学习有了新的认识”。认为职业指导课学习收获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教学内容枯燥,针对性不够”和“课时少,系统性不够”等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对职业指导课的开课时间、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实践作业都是持满意的态度的,但是期望教学内容上对他们的职业发展与就业能力有更大的帮助。 1.3职业指导课的学习内容
在“希望学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应包含内容”的调查中,多数学生(98.2)选择了“求职面试技巧及其工作信息”和“就业体验与实践”等内容,期望职业指导课的教学内容实践性和操作性更强。在“教学形式”上也倾向“案例分析”“实地见习”和“情景模拟”等。对于职业指导课的考核方式,大部分学生(59.26%)希望倾向于实践操作的考核,如求职材料撰写、生涯人物访谈、职业调研报告、模拟面试等;61.72%的大学生认为专职教师讲授的职业指导课在学习效果上优于辅导员等兼职老师的课堂组织。92%的被调查者对合作学习的无领导创业成长小组的学习内容感到满意,認为对沟通、合作等就业能力有很大的促进。 2、在校大学生的求职能力状况
相关分析显示,课程组织与求职能力的相关系数为r=0.379%,课程组织的学习效果与学生的求职能力呈显著正相关。 2.1求职信息的收集能力
调查发现,仅有52.08%的大学生较为清楚目前的就业形势;49.53%“知道搜集就业信息的途径”。比例不到一半的学生(47.12%)认为可以“应对求职过程中
可能出现的侵权、违法行为”,大部分学生对劳工权益的保护条例不是很清楚,而对于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劳工权益保护条例等劳动关系的维护可以保障切身利益,是求职能力的重要内容。总的来看,大学生的求职信息收集能力需要得到锻炼和提高。
2.2就业心理压力的调节能力 2.3专业实践的创新能力
在“你认为自己是有具有创业意识”的回答中,41.3%的大学生表示认同;也有41.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创业的想法,但是67.6%的大学生表示自己缺乏创业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和能力。66.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实践的创新能力,更倾向于毕业后在就业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3、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状况
相关分析显示,课程组织与就业能力的相关系数r=0.271**,课程组织的学习投入与就业能力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3.1就业的期望目标
大学生的职业锚调查显示,个人职业兴趣的排序分别为“自主性职业”“创造性职业”“管理性职业”“技术性职业”“安全性职业”,大学生更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表现出矛盾性,例如57.69%的大学生“毕业后期望的工作岗位与职业兴趣一致”,但是59.2%的大学生又不清晰“毕业后期望的单位类型”;多数大学生在就业单位类型上选择国企和大型企业的比例达到最高,这和职业锚中“自主性职业”排序第一的结果又相冲突。调查还发现,75.63%的大学生倾向毕业后到北上广等大城市工作,并且多数希望从事教育文体行业的工作,显示出大学生就业期望的狭窄性。
3.2就业的专业能力
59.12%的大学生表示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有清晰的认识,66.53%的大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65.63%的大学生意识到沟通、合作、责任等通用职业能力在就业中的重要性。70.2%的大学生期望毕业后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但是对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胜任能力了解不甚清楚,这可能与在校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有关。在职业能力上,超过60%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客户服务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但是49.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表达沟通能力”需要加强。 3.3就业的通用能力
就业的通用能力调查显示,有52.93%的大学生对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感到满意。对“自己是否自信”的就业效能感,只有54.58%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是自信的,而约7.8%的大学生就业效能感缺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中习惯消极应对方式的大学生比例相似。超过8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工作中值得被信赖;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vP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