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议组织形象与成员组织认同的关系_杨夏》,欢迎阅读!

理论探讨
浅议组织形象与成员组织认同的关系
杨 夏 曾 燕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
【摘 要】本文从组织形象和组织认同含义入手,分别回顾组织形象的界定、构成要素和组织形象中的识别系统 CIS,并就近来研究较多的组织认同的内涵进行了回顾,由此探讨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良好的组织形象有助于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成员对组织的认同则可以帮助组织树立更好的组织形象
。 【关键词】组织形象 组织认同 关系
随着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在企业中,成员关注的不再仅仅只是薪水、工资待遇问题,而扩展到企业的文化、形象、理念等精神层面的东西。成员对组织的认同,对企业的良性运作起着很大影响。近年,对组织认同
(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 理论的研究日益增多,王永钦
(
2007) 的研究表明,组织中的成员更加容易对组织形象好的企业产生 组织认同
。本文将着重讨论组织形象与组织认同之间的相互关联。 一、组织形象的内涵
1. 组织形象的界定。“形象”这个词有多种含义,其中一种含义指的是过去
感知过的外界刺激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再现,以及人们对具体事物形状、特征和
性质等的总体印象,是人们的一种主观反映形式。组
织形象中的
“形象”一词就属于这种含义。 组织形象是指社会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感受和地位,是公众对社会组织的认识和评价。这里的公众指与社会组织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利害关系的个人
、群体或组织,而社会组织可以是一支部队,也可以
是一所学校
、一家企业、一地区或政府的某机构部门等等。 2. 组织形象的构成要素。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象上来看,构成组织形象的要素都是丰富和多样的。它主要包括产品形象、经营形象、
环
境形象
、文化形象、标示形象、成员形象、领导形象等。它们通过组织的 产品、经营管理活动、相关环境设施、文化要素、标志和一些可视系统等来表现组织形象
。 3. 组织识别系统———CIS。作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社会组织,企业成为广大专家学者研究的热门,CIS( 即 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译为企业识别系统) 就是组织形象理论发展的成果。 目前在企业和学术界中对 CIS 普遍认可的一种理论认为,该系统由三个层次构成: 一是表层,即视觉识别层 VI( Visual Identity ) ,这个层面是公众感官所把握的有形形象,它包括基本系统、应用系统和辅助系统。如企业的标志、基本色、员工服饰、形象宣传等; 二是中层,即行为识别层 BI( Behavior
Identity) ,由有形的行为和无形的结构结合而成的行为模式层,包括企业及成
员的职业道德、服务态度、工作习惯,以及生产管理行为、市场经营行为、售后服务行为; 同时也包括企业组织的一些非盈利性活动,如举办扶贫赞助活动、创设慈善公益基金等; 三是核心层,即理念识别层 MI( Mind Identity) ,它是完全无形的、隐藏于 VI 和 BI 之后同时又借助两者表现的企业的灵魂。包括企业的价值理念 、组
织宗旨
、经营哲学、组织愿景等。 二、组织认同的内涵
通常情况下,普遍认为组织认同是指组织成员在观念与行为诸多方面与其所加入的组织具有一致性,觉得自己在组织中既有理性的契约和责任感,也有非理性的归属和依赖感,以及在这种心理基础上表现出的对组织活动尽心尽力的行为结果
。 Riketta 在 2005 年总结了组织认同的定义,认为可以从社会性角度、认知角度和情感角度这三个角度对组织认同进行定义,综合这三个角度,可将组织认同定义为“个体把自己和组织视为一体的自我认定与自我,它是个体认知并内化组织价值观的结果,表现为个体对组织在归属感 、荣誉感和忠诚度等方面流露出的情感归依”。
三、组织形象对组织认同的关系
组织形象与成员组织认同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 成员定义自己的特征与定义组织形象的特征的一致性越高,成
员的组织认同则越强。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更容易喜欢和自己具有相似特征的人。组织中,成员如果能感知到自己和所在组织中的形象特征一致性越高,如组织中使用的
CIS 系统,从标志、吉祥物、制服到组织所要求的成员行为规范、言谈举止、规章
制度、管理模式,再到组织倡导的文化理念、提
倡的组织精神、追求的愿景,如果这些与成员自身的特征相符合,那么他们会感觉自身与组织越接近
,从而产生强烈的组织认同。 2. 当成员所在组织的形象相对于其非所在组织的区别性越明显时 ,成员对自己所在组织的认同就会越强烈。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总是强调自身的区别性和独特性。
人们不仅具有求同的心理,同时还具有求异的心理。所以,当
组织提供给成员区别性的时候,显示出与其他组织的有别性时,成员会觉得这样的组织更有吸引力。Ashforth 和 Mael( 1089) 指出,当群体的实践和价值有别于同类群体时,会增强成员组织认同的趋势。相信组织具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文化、战略或其他特点,组织成员就可能有着强烈的组织认同。同时,相关研究也发现,当组织的社会身份比其他组织更加明显和突出的时候,成员强烈
的组织认同也会出现。
3. 组织形象提高成员自尊的程度越高,成员的组织认同越强。如
果组织的形象对组织中的成员来说具有吸引力,成员的自尊心就会不
由自主地增强,因为他们从中获得了更正面的自我评价。良好的组织形象能提高成员的自尊,例如,如果成员认为组织能对他们的工作表现用能力、实力、伟大等来定义时,他们就极有可能认为组织是有吸引力的。根据马斯洛的观点,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这种需要极易出现在自尊的需要满足后。因此在组织形象满足成员的自尊后,成员极易在组织中进行自我实现
,从而促进成员对组织的认同。 4. 成员的组织认同将会促进组织形象的保持和改进。组织中,成 员对组织的认同越高,与组织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尤其是当组织成员与组织群体接触的水平和幅度都扩大,在更容易记住组织的特征和特性后,随着时间的流逝,成员就会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组织的一员,开始对组织产生依赖和归属感,这就对组织形象的保持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同时,成员的这种认同也会不断刺激组织去改良改进组织形象,以用更加卓越的组织形象增强成员的认同
。
四、结语
综上不难发现,一个好的组织形象对于组织成员的认同起着推动作用,同时,组织中的成员对组织认同度越高,将会促进组织形象的改进和提升。一个组织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是一件关系组织维持与发展的重要事情,需要不断去维护和提升,需要组织从各个角度、各个细节去塑造。这不仅能增强成员对组织的认同使组织更好地进行良性运转 ,同时也可以提升自己的社会影响力,获取更多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秦启文 现代公共关系学[M].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 8.
[2]魏钧 主观幸福感对知识型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J]科研管理, 2009 ,3,第 30 卷
[3]吴良亚 个人形象与组织形象的辨证关系[J]西南大学学报, 1999 ,5,第 25 卷
[4]吴琳,武兰兰 浅谈公共关系与组织形象[J]重庆科技学
院学报, 2009,3
[5]Riketta M.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 meta - analysis[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5,66: 358 - 384
45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us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