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党支部结对共建的实践与思考

2022-11-13 07:2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师生党支部结对共建的实践与思考》,欢迎阅读!
党支部,结对,共建,师生,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师生党支部结对共建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刘雅冰

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31

要: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密切关系着党在高校的战斗基础,是关系高校学生党建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基础,而学生党支部则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对共建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模式和举措,是实现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必然要求。具有鲜明的探索性和实践性。本文结合实际情况论述了师生党支部结对共建的意义、结对共建的实践环节等内容,以此提供一个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更好的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思路。 关键词:基层党建;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党员教育管理

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对共建,是在建设和谐校园的总体要求下,我院探索实施的基层党组织活动新模式,即学院各研究所教工党支部以相对稳固的形式分别与学生党支部结对联系、合作共建。结对共建活动,是学院党的建设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形式的体现。通过这种新的模式和平台,发挥了教工党员教书育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增进学生对教学、科研工作了解,达到了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目的,实现党建与专业教育双向融入,提升立德树人效果。

一、教工党支部与学生黨支部结对共建的意义

1、党支部结对共建是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进程中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需要

积极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是高校基层党组织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以往,高校教工党支部主要的工作对象是本单位的教师,主要负责本单位党员和职工的政治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没有涉及到学生班级日常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学生与教师课外互相不往来的情况,直接影响了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从而延缓和谐校园建设的进程。师生党支部结对共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这不仅有助于党员教师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而且有助于师生从不同的视角为学校和谐发展献计献策,从而使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中有力的政治保障作用。 2、党支部结对共建是加强、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要

多年以来,高校党建工作形成了学校党委院党委(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纵向组织管理模式。这种纵向模式组织严密、纪律性强,但是主体往往是组织,党员体现不了主体性,党内生活缺乏互动性,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密闭性。我们认为,新形势下的高校党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工作要在巩固业已形成的纵向组织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加强党组织与党组织之间、老党员与新党员之间、教师党员与学生党员之间的横向联系,建立健全高校党建工作新的组织体系和组织网络。而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是加强横向联系的有效载体,教工支部与学生支部结对共建,让师、生党员亮明了身份,明确了党员应承担的职责与义务,促使他们不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共建模式改变了过去相对封闭的组织活动形式,能够帮助党员开拓视野,增加信息量。通过党组织之间的共建,拓展了党员教育的主体性、开放性和互动性,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党支部结对共建是师生共享学校发展成果,培养优秀人才的需要

通过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对共建的活动平台,可以扩大实验室、研究所等科研场所对学生的开放程度和共享范围,让学生共享高校优质的教学、科研资源,更有利于实现学校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4、党支部结对共建是加强党支部组织建设,是实现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

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指导者多为辅导员教师,专业教师的作用发挥有限。专业教师对学生学业情况了解更深入,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师生党支部共建,有助于在发展党员、教育和培训、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等党支部组织建设工作中,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优势,使组织建设更加规范有力。通过师生党支部共建,还能使教师的影响力超越课堂和传授专业知识的范围,达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效果。一方面,师生的交流和沟通可以扩展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使教师的影响力渗透到育人的全过程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科研、生活、人生规划等方方面面的指导和帮助,使教师的引领作用覆盖到育人的全方位。

二、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的路径探索

1、坚持和发扬结对共建工作中的优良传统,增强结对共建的持久生命力

在党支部结对共建工作中,学院传承和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和传统,比如,学院党委选聘结对共建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工党员作为本科生班级的班导师,增进了结对共建的工作深度和范围;在新生入学、学生择业等具有重要意义的时间和场合,党员教师专门向同学们表示慰问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送去温暖和关怀;在吸收研究入党的过程中,院党委除征求导师对学入党的意见外,还要求导师与研究生认真地就入党动机、科研素养等方面进行一次正式谈话,在把好学生党员思想入党关这个环节上充分发挥了导师对研究生人生导航的作用。就是这样一些优良的工作传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完善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坚持和发扬结对共建工作中的优良传统的同时,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努力探寻共建的基础、目标和共建的形式,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于结对共建全过程,增强教工党员和学生党员结对共建的持久生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积极拓宽结对共建的渠道,扎实细致、生动活泼地开展工作,防止流于形式 为使共建活动不流于形式,首先要求支部书记要引以重视,将共建列入日常工作;第二要形成制度,以制度为保证,用制度检查规范日常工作;第三要注意形式和效果,以生动工作新颖形式吸引人,凝聚人。如材料所党支部确立了以建立完善的材料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动手及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党支部共建项目,师生党员联合分组修复废旧设备,创造塑性加工条件,解决了材料专业因不能轧制而导致无法安排由材料制备至组织性能检测综合实验的难题。该项活动促进了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建立创新教学、科研实践体系,在实践过程中教育了学生、锻炼了学生。

3、加强对结对共建的协调指导,为开展工作创造条件,起到示范推动作用

要根据实际需要,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将相关预算纳人日常工作,以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党支部结对共建作为高校党建的一种组织形式和活动载体,其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战斗力,发挥专业教师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为此,学院将在结对共建实践中,坚持看长远、顾全局、重根本,努力打牢高校党建工作基础。一是充分发挥结对共建示范带动效应,不断拓展共建队伍;二是充分发挥结对共建的互助互利效应,提高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力,并通过不断推进、成果效应的辐射、延伸,使之在理念与机制上进一步推动学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

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对共建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模式和举措,具有鲜明的探索性和实践性,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需要我们在实际中,具体分析不同支部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有侧重的地付诸实施,时刻把握工作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要求我们通过教工支部与学生支部的结对共建,使教师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共同提高,促进和带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深入开展。

作者简介:刘雅冰(1992),女,汉族,籍贯:河南省郑州市,单位:天津城建大学材料学院,学历:研究生,职务:组织员,职称:助理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学生党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uk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