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与创新

2022-12-04 18:06: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思辨与创新》,欢迎阅读!
思辨,创新
《创新与思辨课第一次见面课有感》

熊浩老师在见面课一开始就指出了工业化所渗透在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这种问题在当代教育中也隐有可见。 面对当代教育学科化的细分,很多人的思维是零散化的。例如,在看待一个问题时,难以进行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化的、有联系的思考。就像熊浩老师在课程其中一个章节提到过“蒋勋细说红楼梦”,诚然,《红楼梦》是我国经典的文化巨作,人们大都只看到了封建社会的没落,而在蒋勋的眼中,则是大观园所呈现出来建筑美感。这种一瞬间的联想的产生,其实是他日积月累的思维的锻炼。

只有像蒋勋这样,我们才能别于普罗大众,打开新窗口,窥见不一般的新知识。而我们该如何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呢?

我觉得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则是“杂”阅读。这里我说的“杂”,不仅是我们所读书所属的领域不同,还有我们在阅读中所思考的角度不同。最简单的例子,1+1=?比较稚嫩的小学生可能会从自己所学的数学语文方面进行思考,而初中生们由于所学学科的更加多样化,可能会联想到物理化学的一些原理公式。而我们则会觉得,其实这种看起来什么答案都可以的问题有点傻。不过这也恰恰说明了所出题人有趣的自我脑洞。同样,在遇到那些我们看起来难以找寻答案的问题上,我们往往忽视了可能换几个思路所想的答案是正确的抑或是是自己想要的答案。所以我说的“杂”阅读很重要,因为这相当于是你长期坚持这种思维的锻炼。

其次我觉得是“沉”和“浸”“沉”是“沉静”,要冷静沉着想问题的可能性和答案的多样性。不要整天有对知识的焦虑,只要自己是“浸”在知识中,有效率地进行潜移默化地吸收,悠然自然会伴你身侧。

工业化时代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流水线下的文化生产仿佛也成为机器人可复制的代码,但我们要知道,独立地思考是人区别于机械的独有特质,而如何才能让自己更好的思考,怎样在大时代信息中大浪淘沙,精确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才是我们现在当务之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tg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