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指导方案及时间进度安排》,欢迎阅读!

指导方案及时间进度安排
时间
序号
项目
第一学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要求
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适应大学学习节奏和生活节奏
培养自信、学会面对自己能力素质的缺陷和不足 学会与人交往
发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素质 书籍阅读
了解网络学习资源,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和检索文献 课题研究
教学技能学习及练习 教学实践 职业规划 社会实践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制订读书计划
选题
模拟授课
课题研究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第七学期
第八学期
指定书籍阅读 观摩教师授课
根据读书计划进行书籍阅读
文献阅读
教案写作模拟授课
结题
学生应在每学期结束前对各项内容的完成情况和实践效果进行自我评估,以报告的形式进行总结存档,并提交一份给教师。
说明:
1. 学生应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节奏,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可以向教师、学长请教,并适
当安排学生与学长进行交流。
2. 自信心是与人交往、完成学业和从事各种职业的基础。培养自信同时也要求正确面对自身能力素质
的缺陷和不足。学生在大学期间应从与学习中、人交往中、课题研究中、教学实践中及社会实践中不断增强对自信心的心理暗示,强化自信,学会正确看待自身能力的不足。创造条件面对公众进行演讲是培养自信心的有效手段。
3. 与人交往是人能够在社会立足的基本素质。学生应从入校起就有意识地利用课余时间与同班同学、
同学院同学,甚至是不同学院的同学进行交往,并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的机会同学校以外的人进行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力求培养①自信心、②心理素质、③沟通能力、④交际能力⑤在公众面前演说的能力,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素质,发现对于自身职业规划有用的信息;同时也必学会保护自己,不参与黄、赌、毒及其它违法犯罪活动。
4. 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素质是进行职业规划的基础,学生应从入校起就有意识地通过读书、学
习、交际、参与学生活动和社会实践去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掘能力素质,以此作为基础进行职业规划。
5. 读书和做读书笔记是在校期间学习和走上社会之后在工作领域进行深入发展的基本能力,同时也有
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素质。学生在大一期间应完成教师指定书籍的阅读,在基本确定自己的职业意向之后,在大二时制订出与自身职业意向相关的读书计划,于在读期间完成。学生每读一本书都要做读书笔记,并保证每周至少去一次图书馆读书和自习(此项内容要求写进读书计划)。
6. 利用网络资源和检索专业文献是学习和课题研究的必备手段。学生应在第二学期结束之前学会上网搜索资料和查找专业文献,其中专业文献资源主要包括①学校订阅的各种期刊、②中国期刊网和③万方数据库等电子资源。
7. 实际进行课题研究是培养研究能力的基本途径。课题研究需要经过文献检索、阅读、定题、实际调
研或试验、论文写作等几个阶段。学生应在第二学期进行文献的检索和阅读,发现自己感兴趣和值得研究的课题,并在第三学期确定课题的题目,之后进行实际研究,并于第六学期完成结题。 8. 教学技能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必备技能,包括:①普通话、②板书、③逻辑能力、④表达能力以及⑤电脑操作能力(主要指①Word、②Excel和③PowerPoint软件的使用)。学生应从入校起就有意识地学习和训练自己的教学技能,并争取在第四学期结束之前通过普通话考试和掌握电脑操作。
9. 教学实践是走上教师工作岗位之间的必要训练。学生在第一学期应该注意观摩教师授课,总结不同
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手段,评价各种风格和手段适用于哪些受教育对象;第二学期应确定自己感兴趣的教学实践的讲授课程,并准备好教案;第三学期起至第六学期应以全部十人为组进行模拟授课,小组每周必须完成不少于两课时的讲授(即每学期每人都有两次实际讲授),并进行评课和讨论。 10. 职业规划是毕业后从事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职业必不可少的步骤。学生从入校起就有意识地通过学
习、阅读、交际、参与学生活动和社会实践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掘能力素质,并在第四学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素质指定出自己的职业规划,并在今后阅读和社会实践时有意识地实践自己的职业规划。
11. 社会实践是发现和培养自身兴趣爱好和能力素质,掌握对于自身职业规划有用的信息的主要途径。
学生应尽量利用各个寒暑假,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能力素质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力求发现
并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素质,培养①自信心、②心理素质、③沟通能力、④交际能力和⑤在公众面前演说的能力,发掘对于自身职业规划有用的信息;在参加社会实践时应注意人身安全,不参与黄、赌、毒及其它违法犯罪活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tV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