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一词的由来》,欢迎阅读!

“教育”一词的由来
一、“教育”的由来
1.出处-孟子
孟子-《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原文:“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译文:君子有三件值得快乐的事,而称王天下却不在(这三件事)中。父母皆健在,兄弟无病无灾,这是第一件值得快乐的事;抬头无愧于天,俯视无愧于人,这是第二件值得快乐的事;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而后教育他们,这是第三件值得快乐的事。
口诀:“一人一书一句话” 2.许慎
许慎-《说文解字》-“教”和“育”
原文:“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译文:上面做示范,下面来模仿;培养后代让他多做好事。 3.荀子
荀子-《荀子·劝学》-“道德”
原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译文:所以要学到《礼经》才能算结束,才算达到了道德的顶峰。 二、教育的概念 1.广义的教育
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这三者也被称为“三结合”教育或教育合力。
2.狭义的教育
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pX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