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论文

2022-08-11 22:51:5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论文》,欢迎阅读!
语文,积累,小学,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积累的研究

蕲春县大同镇中心小学 骆小倩

要: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先后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大量的阅读,广泛的积累,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背景,要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而要让学生在课外能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种人生体验,成为他们的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阅读 积累习惯 兴趣 教学研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册语文教材是以几十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为主体。这些作品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典范,是识字的有效途径,是学习作文的范例,是了解民族文化传统、培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锻炼思维能力的凭借。阅读是表达的基础,阅读教学搞不好,表达(说话、习作)也搞不好。学生在平时阅读中没有积累下规范、精美的语言,在表达上吐出来的怎能是精品呢?当然,表达还与生活积累有关。生活积累得多,学生才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六年应不少于150万字并着重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从而开发潜能,培养个性,“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语文课堂提倡以读代讲,是为了减少教师对课文进行繁琐零碎的分析,把读书的时间更多地还给学生。

二、研究的内容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探究培养学生自主积累和感悟的有效途径、方法。

2.结合课堂教学,增加课外阅读量,研究课外阅读的语言范围、方法,促使学生在积累、感悟中,实现语言表达能力逐渐提高。

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着重研究语文课外阅读的途径、方法和资源的开发等。

4.阅读教学中教师的素养研究着重研究教师的知能水平、文化素养、课堂教育机智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影响等。 三、采取的策略

(一)激发兴趣,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

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

1.榜样激励。榜样能使学生产生看齐的向上心理。平时,老师可以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更可以在班中树立典型,让学生之间相互激励,使学生逐渐认识并努力多读书,并且对书籍产生热爱之情,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精神食粮。 2.活动激趣。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可以开展与课内阅读有关的收集活动,以课外促课内,相得益彰,体验收获的喜悦。还可以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如故事大王赛、诗王竞赛、手抄报赛、成语接龙赛,.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3.展示成果,激励学生阅读兴趣。小学生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在实践中,我们采用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记录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小小的袋中有学生摘录的好词好句好篇章,有学生在故事演讲赛中的录音带,有学生自制的手抄报……定期在班级内部向学生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定期在学校展示全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使每位学生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课外阅读,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帮助学生正确合理的选择自己所需的读物,快速准确的运用阅读方法,做好读书笔记,课外阅读才有效率,才有收获。 1.做好读物推荐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在读物推荐时,重点是要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体验。遵循这个原则,我们就可以从以下四个途径向学生推荐书籍:


1 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上完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习了《草船借箭》,可以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

2 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小学六年,跨度较大。我们推荐读物时,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每一级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如:三、四年级的孩子,他们的识字量比较丰富,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我们就可以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儿童科幻小说》、《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

3 从时空结构上推荐有关内容:在实践中,大胆地将报纸、杂志、小说、影视广告、标语等语信息引入课堂,丰富深化教材内容。如:神州五号飞上太空,振奋人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相关报道,了解事件始末。

2.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用的是略读。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我们又可以把略读分为游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书法。培养学生阅读方法,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应用课堂中学到的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只有正确的方法才有正确的读书体验。 3.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型:摘抄好词好句,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感想型:再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象型: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三)落实检查,深化课外阅读

只有通过检查,不断地改进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阅读才能有所获,有所得。

1.家校互动:学生的课外阅读一般都在家中进行。一定要争取家长的配合,督促、检查子女的阅读。 2.建立读书报告制度。每天中午10分钟,安排一个同学讲述自己阅读中的收获,其余同学评议。此举一举两得,不但能矫正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不足之处,还能借同学的口,开拓其余学生的视野。

3.定期检查读书笔记。通过检查读书笔记,能让老师了解学生阅读书籍的内容、种类、数量,并指出笔记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也可以让学生互相检查,互相提出修改意见,来自同龄人的帮助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 四、取得的成绩

阅读教学评价是以评价为手段,通过优化阅读教学评价来培养学生积极个性,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导向、激励、反馈、总结等重要作用。通过课题实验,我们欣喜地看到,更多的学生会学习了。语文课上学生会动笔做批注了、会与学习伙伴争论了、会向老师同学陈述自己理解感悟的心得了。学生课外阅读的量数增加了,对读物的选择变得宽泛,学校的网上读名著活动如火如荼,形成了全校性的良好阅读氛围。课题组教师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得到普遍提高,通过学课标,学理论,深深感受到课标关于阅读新理念的巨大魅力,自觉转变教学方式,努力在课堂上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拓展学生学习时空,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kQ.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