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生态运动课程探索之路——基于生态环境中的快乐运动课程实施》,欢迎阅读!

幼儿园生态运动课程探索之路——基于生态环境中的快乐运
动课程实施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我园的生态运动课程重点指向幼儿的“身心状况”与“动作发展”,研究运动与营养、运动与心理、运动与智慧,最终指向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快乐运动;幼儿园生态运动课程;幼儿园生态运动课程实施
一、课程萌芽
四川省彭州市机关幼儿园第四分园前身为2016年成都市第三批标准化专项资金兴建的“黑龙泉幼儿园”,无论是外观和内部设备配置,均达到了彭州市同类幼儿园中的较高水平。 (一)园所优势
2018年9月四分园投入使用,园所占地面积10000余平方米,户外活动区域非常宽敞,适合幼儿在园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 (二)梳理问题 1.幼儿的表现
园区的位置处于彭州市和另外两个区的三交界地带,距离南部新城的集中居住小区有一定的距离。每天家长送孩子入园时,园区和家庭的距离从1.5公里到3公里不等,很多家长是采用开车的交通方式。部分由祖辈接送的幼儿,就只有通过步行的方式上学。通过我们的观察和调查,60%的幼儿都不愿意步行入园,于是就有很多家长通过乘坐出租车或者三轮车的方式。这一发现让我们对幼儿的体格发展有了新的思考。 2.师资队伍发展
机幼的师资队伍虽然具有一批骨干教师,但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目前只有一名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专任教师中有83.3%的新教师处于不到三年教龄的职初期,需要全面、全程地进行任职基础的带教和培养。
3.现有的资源与老百姓享受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与幼儿园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发展的品质。
家长群体层次多样,大多数是南部新城附近的拆迁户,但家长们对孩子成长的期望值都很高,对学校管理、教学要求、教师素质的总体要求更高。 (三)课程初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
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我园的生态运动课程重点指向幼儿的“身心状况”与“动作发展”,研究运动与营养、运动与心理、运动与智慧,最终指向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
亲生态——亲近自然,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乐探究——通过“探究—体验”的主要方式激发幼儿探究世界的兴趣。 爱运动——在运动中学习,学习中创造,获得成功体验,爱上运动。 善交往——主动、礼貌的与同伴交往,合作互助,乐于与他人友好相处。 三、课程实施
(一)坚持快乐运动的课程理念
1.环境生态:指绿色的、温馨的,与大自然天然连接,真正实现“让环境与孩子的心灵对话”。
2.健康运动:通过运动领域的研究,让每一位幼儿养成运动的习惯,让每个孩子在课程中真正的“动得快乐而自然”。 (二)丰富生态运动的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运动的特色
2.从环境上支持课程内容:我园的场地宽敞,具有天然的环境课程资源。幼儿到园后,放下书包就“动起来”,从“平面运动区”——“生态运动区”——“立体运动区”——“竞技运动区“,用小脚丫丈量幼儿园的每一处。
(三)创设适宜、发展的运动课程环境 1.因地制宜,创设具有趣味性的运动环境
当幼儿进入宽敞的园区,有太多的运动场和运动设施等待着他们去探索。由于幼儿对有趣的环境和材料感兴趣,于是我们将园内的场地划分为几个板块:百果园运动区、萌宝乐园、小小勇士、绿茵小将、趣味山坡区、百花园运动区、野趣园、百变轮胎、快乐小骑手。这几个板块既是独立的空间,又在一定程度上有连接,在园内形成了一个“运动大循环”区域,幼儿能在其中选择喜欢的游戏,获得趣味运动的体验。 2.深入分析,创设具有针对性的运动环境
根据2015年成都市幼儿园幼儿健康领域监测报告的数据显示,整个成都地区的幼儿在上肢力量方面的整体水平比较低下。于是我们对我园的幼儿进行了体能测试,发现幼儿在平衡能力和上肢力量方面的水平也有相同点。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园区的环境进行了改善。我们在种植区的野趣园旁边开辟了一片空地,增设了高低不同的平衡木、梅花桩、秋千、单杠等设施,让幼儿在此游戏时能循序渐进地发展他们的上肢力量和平衡能力。 3.适时观察,调整具有可玩性的运动环境
在幼儿玩耍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设置多样化的地表形态(草地、泥土沙土地、木质地面、落叶保护的地面、木屑保护的地面、水泥地面、砖石地面、鹅卵石地面、塑胶地面等等)、新增自然材料制作的攀爬网、吊桥、单杠等,幼儿将置身于循环有趣的主题性 “运动之环”当中,游戏材料才会更具有可玩性,幼儿的参与性会更高。 四、形成较为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
1.协调运动与营养、运动与心理、运动与智慧的关系,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2.形成各类观察表和活动量表,每学期针对幼儿的发展水平进行模块测试。 3.根据客观因素适时调整活动计划与内容 五、课程实施的反思
1.特色课程的过程性管理还需要更加细致,注重过程性资料的搜集。 2.校园文化中特色课程的内容展示还不够丰富,需要深层次完善。 3.固化课程成果,形成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并且能够推广、应用。
4.课程实施后,我们还需要找到更多的评价方式,对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反思性实践。 课程,是正在发生着的事,它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它始于儿童、追随儿童、激发儿童、成就儿童。
我园的生态运动课程始终以“亲生态、乐探究、爱运动、善交往”为课程追求的育人目标。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虽有课程推进时的诚惶诚恐,但我们始终会坚守“三自课程”的基本信念,从儿童的本位出发,探寻幼儿、教师、家长三位一体同行成长的契合点,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if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