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幼儿歌曲教案设计

2023-01-23 18:16: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幼儿歌曲教案设计》,欢迎阅读!
大班,教案,幼儿园,幼儿,领域


《找朋友——加强幼儿交往的真实体验》

教学设计



活动名称 所属领域 设计 活动内容分析

找朋友——加强幼儿交往的真实体验 社会领域 如沐春枫

年级 活动时数

大班 一节



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对幼儿今后是否能够积极适应社会环境的各种变化具有决定性作用,以及是否能够乐观地面对困难。最重要的是,幼儿是否能够更好地协调自身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人际关系越丰富,儿童越能在广阔的交往空间中得到更大的发展,人际关系往往表现出积极、乐观、自信的个性特征和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本次设计的活动,即“找朋友——加强幼儿交往的真实体验”,通过游戏,让幼儿真实感受到朋友间相处的体验,以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的稳步发展。 活动目标



1. 在交往矛盾中关注自我感受;

2. 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学会尊重他人;

3. 在与同伴交往中产生“他人有不同于自己的情感和需求”等社会认知; 4. 学会用积极方式与人交往,建立内在、积极的情绪调控系统。

幼儿特征分析



结合大班幼儿现有的社会能力发展情况,可以得出,他们已初步建立了社会规则与自己行为、自己行为与他人反应间的关系。然而在关于“朋友交往”、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大多数幼儿仅停留在表面,未能达到确切理解,并付诸实践行动中。 活动类型

儿歌歌唱+游戏体验 环境的创设




物质环境准备:

1. 大班幼儿的衣服;

2. 细口瓶、豆豆(红豆、绿豆均可)

活动过程结构设计 活动环节

活动过程

(包括教师和幼儿的活动)

1. 复习儿歌:《找朋友》 播放儿歌《找朋友》,让幼儿唱这首儿歌。 2. 观看儿歌视频

观看儿歌《找朋友》视频,引导幼儿回答找到朋友后是如何做的? 幼儿回答:敬礼、握手。

教师接着引导幼儿思考:有了朋友后,要如何相处?(通过让幼儿游戏亲身体验) 3. 第一次游戏体验(穿衣服)

1)教师引导幼儿回到关注身边的同学、友和同伴,在和大家一起共同战胜困难时,可以做到什么?

2游戏开始,幼儿在现场自由选择朋友,找到自己的新朋友,成为自己的最佳拍档; 3)让幼儿帮自己的最佳拍档穿衣服,帮助幼儿在自己与拍档间建立交际关系;

4)教师引导幼儿认识、体验理解朋友间的关系,感受到“朋友间相互帮助”的作用,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

4. 第二次游戏体验(舀豆豆)

1)将幼儿两人进行分组,为每组幼儿准备一个细口瓶;

2)“细口瓶”难度设置将会引发幼儿在游戏中的矛盾:瓶口这么细,两个人该如何同时将豆豆舀进去?

3)引导幼儿游戏中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是各行其是,还是互助合作?

4)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一开始的“互不相让”,到“轮流”的方法;或是一个幼儿完成任务,另一个幼儿在旁边加油打气; 5)在看到同伴完成任务后,体验朋友间“相信”的力量:因为信任,彼此间的合作“越来越默契”

5. 课程结束:播放儿歌《找朋友》教师引导

教学媒体(资源)

的运用与作用

1.音乐《找朋友》引导幼儿复习《找朋友》幼儿能够熟练唱这首歌。 2.视频《找朋友》幼儿观看短视频后,知道找到朋友后如何做。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de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