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芈月传》看亲子教育》,欢迎阅读!
从《芈月传》看亲子教育
电视剧《芈月传》火爆荧屏。剧中的高潮和冲突集中在众多公子、公主们的竞争上。公子通躲避忍让,却逃不过被屈辱一生的命运;嬴荡登上了宝座却无法保住皇位;嬴稷幼年颠沛流离,却最终统治秦国,并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这些迥异的人生结局并非偶然,而是和亲子教育息息相关。沟通需要技巧,而教育最终拼的是父母的人格。《芈月传》中的几位母亲是怎么做的?我来撷取其中的精彩部分,与大家分享。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女性》 2016年第5期
文/谢际春
亲子沟通篇
嬴夫人开解孟嬴:亲子沟通的典范
话说秦王采用“远交近攻”的战略,要把最宠爱的大公主孟嬴嫁到遥远的燕国,孟嬴强烈反抗,她想到了向秦王最倚重的胞姐,也就是她的姑姑即嬴夫人求助。嬴夫人把孟嬴带进内室,对她说:“孩子,在这哭吧!”孟嬴趴在嬴夫人的腿上失声痛哭。等孟嬴的情绪稳定了,嬴夫人才问道:“孩子,你想要姑母怎么办?”孟嬴说:“去跟父王说说,让他收回成命。您去求他,他一定会答应的。”嬴夫人没有回答,却问道:“你可知你父王为什么在所有的兄弟姐妹中最敬重我?”
原来嬴夫人也有嫁到魏国为秦国牺牲的相似经历,她心怀秦国大业,不计个人得失。嬴夫人现身说法帮助孟嬴从君王的角度来看待生、死、情、义、得、失,使孟嬴明白了:在社稷江山面前,君王绝不会为儿女私情有一丝犹豫。作为王室成员,每个人都要奔赴属于自己的战场。最终想通的孟嬴对父王表明心迹:“我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坐享其成,岂能心安。”虽不情愿,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赴婚了。
抛开封建的婚姻制度,单看嬴夫人成功开解孟嬴的亲子沟通的秘诀,是很值得借鉴的。好的亲子关系是沟通的前提和基础,孟嬴很早失去母亲,她和嬴夫人很亲近,关系如同母女,能看得出来,她很信任嬴夫人,所以遇到困难她才愿意向她求助,且嬴夫人所说的话她比较容易听得进去。说到具体做法,可以看以下几点: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嬴夫人先让孟嬴哭够,将积郁的情绪宣泄出来。这和现代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人有情绪脑和理性脑,当情绪脑占主导地位时,人几乎无法理性地思考,此时讲任何道理都没有用。
倾听和共情。嬴夫人没有急着“教育”孟嬴,而是先让她说出自己的想法;她感同身受地理解孟嬴的感受,用自身相同的经历展开对话。
以当事人为中心。虽然最终结果遂了秦王的愿望,但嬴夫人在沟通时并没有站在秦王的一边,她允许孟嬴对联姻保留不情愿的态度,始终以孟嬴为中心,教她换角度看问题。而许多父母沟通是以自己为中心,只为让孩子听话,根本不在意孩子的想法,失败也就不奇怪了。
沟通的最后一步,分析和提供问题解决策略。有些沟通失败是因为家长操之过急,不经过前面几步直接跳到了这一步,导致明明正确的道理或好的办法却派不上用场,欲速则不达。而嬴夫人呢,做到了水到渠成,帮助孟嬴分析她的处境,让她明白君王收回成命是根本不可能的解决方案,她也并无其他退路,不用说教而让孟嬴自己得出结论,做出选择。
教育方式篇
谈完了亲子沟通,来看教育方式,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是真的对孩子好?剧中几位母亲大人在教育方法上犯的错,今天仍很常见,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过度忍让导致孩子软弱可欺:樊长使和儿子公子通
樊长使胆小怕事,她对儿子公子通的教育即是处处忍让,觉得只有这样才能保得母子平安。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一日,公子通在花园玩耍,公子荡路过将其推倒,并把他的小狗摔死。公子通跑回家和母亲哭诉,樊长使只是叫他躲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d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