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三环四步活动式”教学模式

2023-01-13 12:44: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道德与法治“三环四步活动式”教学模式》,欢迎阅读!
道德与法,三环,教学模式,小学,活动
小学道德与法治“三环四步”活动式教学模式简介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教育性、生活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落实教育教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占有特殊地位。小学生辨别是非能力还不强,也受到了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如何用好道德与法治教材,将生活、教材、课堂有机的融为一体,提高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是值得探索、研究的问题。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在这理论中,“做”是核心,学生学什么,怎么学都要根据“做”的需要,即以“做”定“学”。同样教师怎样“教”要根据学生“学”的需要来定。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学生的“做”可以理解为“生活实践中的表现”。根据“教学做合一”教育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就要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小组合作、辨别讨论、自我反思学习式,懂得在生活中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结合“教学做合一”教育理论教学实践。笔者探索总结了“三环四步活动式”教学模式。三环,即活动准备、活动开展、活动实践三个环节,其中活动开展环节(也就是课堂教学环节)是最主要的环节。该环节分为四个步骤,依次是情境导入、活动明理、反思导行和课堂小结。各环节、步骤具体任务、操作如下。

一、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是指课前师生为课堂活动顺利开展而在备课、材料搜集等方面所作的准备工作教师方面的准备工作主要包


括备课、活动材料准备和学生现有能力水平摸底;学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相关学习资料搜集和必要的活动材料准备。

二、活动开展,即课堂教学环节,该环节是“活动教学”的主体部分。包括情境导入、活动明理、反思导行、课堂总结四个步骤。

1.情境导入。课的开始,教师要紧密结合教材主题,设计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2.活动明理。“活动式”模式就是围绕一个主题,通过开展若干个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质疑、感悟、体会,从而解决问题、明白道理,达到情感上认同,品行上提高的教育目的。活动的主要在小组内进行(一般56人为一个小组),活动的形式要丰富,比如表演、讨论、辩论、比赛等,这样有利于使学生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提高教学效率。

3.反思导行。通过“活动明理”,学生对问题有了正确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照自己实际情况,反思存在行为上还有哪些不足,并积极改正。这一环节是对“活动明理”环节的巩固和延伸,有助于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觉纠正不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4.总结延伸。总结延伸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步骤,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实践,把学和做统一起来。

三、活动实践。在“活动式”模式中,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并不意味着某一课教学过程结束。教师还要关注学生课堂学习后的实践情况。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bm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