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近代史小故事5分钟》,欢迎阅读!

总理衙门建立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1861年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的衙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以“自强”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中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1883年底,法军攻击驻越清军,中法战争爆发。清军齐心杀敌,击溃法军,取得了镇南关大捷。中越军民抗法战争的辉煌胜利,迫使法国内阁倒台。但是,清政府急忙同法国代表在天津签定条约,同意在中越边界开辟通商,中国任用法国人修筑铁路等条件。从此,法国的侵略势力伸向中国西南地区。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同日本签定了屈辱的《马关条约》。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
虎门销烟——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磷,溢号文忠,福建侯官人。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嘉庆十六年赐进士。在为官40年中,他 “经世自励”,廉洁奉公;又重视水利事业,救灾赈民。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同时,他编译《四洲志》等外文书籍、资料,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
华罗庚毅然回国: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弘一大师李叔同
诚子,是李叔同俗世的伴侣。李在东京上野美术学院时,为练习人体写生雇了一名模特儿,正是诚子:音乐女子专科学校的学生,因为家庭变故不得不从事模特儿工作贴补家用。诚子所受的音乐训练使她能够理解叔同的涵养和追求,两人情愫渐生,数年之后诚子随叔同回到上海。归国后的李叔同任教於浙江师范,同校任教的夏丏尊成为他的挚友,丰子恺、刘
质平等人都是他的学生,在艺术上他也渐登巅峰,人生追求却转入了空门。你想,一个艺术家既到达了某种境界,也有精神上的爱侣,更得天下英材而教之,好端端地怎麼他会放弃了一切?容我大胆揣测,一般人能到达某种巅峰已经大不容易,接下来就是下坡的路,但李叔同是超越这一切的,他不断向著自己所认为更美好的人生走去,当他窥见佛门的美妙,就没有什麼能限制他留在原地,他有能舍的勇气和不断前行的坚持。出家之前,世间名利、物质享受甚至艺术他都可以轻易放下,唯一的挣扎是诚子之情。诚子为他离乡为异客,忍受多少寂寞,十几年的夫妻情岂容易了断。「假如李叔同有一天成佛,将来第一个我渡的人,便是你了!」
三十九岁那年,李叔同正式剃度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中兴律宗的弘一法师於焉诞生。而诚子,渡海东返…。不知在哪里曾经看过这样的句子:爱情不是两个人互相凝视,而是两个人望向同一个方向。或许可为叔同和诚子的聚散下一注脚。
有些人用整个的生命追求爱情,如志摩;有些人只让爱情在生命里占轻微的份量,各人的价值观不同罢了。如果得以遇见和自己价值取向相同的人,就是幸福;如果两人爱的重量在天平两边不等,只要无恨,也就是美了。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
12岁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为什么?”
周恩来不解地问。“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砂锅问到底。“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不久,周恩来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迷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aK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