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韩愈文选》和《容斋随笔》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欢迎阅读!

《韩愈文选》和《容斋随笔》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栗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冯异①定关中,自以久在外,不自安。有人上章②言:“异权或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陛下应防其反之。”光武帝以此章示异。异上书谢③。诏④曰:“之于国家,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及异大破敌军,诸将欲分其功。玺书⑤诮⑥大司马⑦以下,称异动若丘山。今人咸知异为名将,然非君之明,必图谗口矣。
【注释】①冯异:人名,汉代名将。①章:奏章。①谢:谢罪。①诏;招书,皇帝的命令或文告。①玺书:古代封口处盖有印信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①诮:qiào,责备。①大司马:官名。
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 A.安 求其能千里也自以久在外,不自安..B.不以千里称也称异功若丘山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诸将欲分其功 ..D.然后有千里马然非君之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今人咸知异为名将。
3.【乙】文中冯异遭遇了那两件事?
4.【甲】【乙】两段选文写出了统治者对待人才的不同态度,请分别概括出来。 【答案】 1.C
2.(1)鞭策它,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发挥自己的才能。(2)现在的人都知道冯异是个名将。
3.有人提醒光武帝冯异有谋反之心;冯异大败敌军后,诸将要分他的功劳。
4.【甲】文:埋没、摧残人才;【乙】文:信任、保护人才。 【解析】
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结合自己对词语的积累,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得出答案。 A.第一个“安”指怎么;第二个“安”指安心; B.第一个“称”是指著称;第二个“称”是指称赞; C.两个“欲”都是指想;
D.第一个“然”是指这样;第二个“然”指然而。 故选C。
2.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第①句,“策”是词类活用,鞭打;“道”指方法;“食”是通假字,通“饲”,喂养。翻译为:鞭策它,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发挥自己的才能。第①句,“咸”指都;“为”指是。翻译为:现在的人都知道冯异是个名将。
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做到词达句顺。
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事件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概括冯异遭遇的两件事即可。阅读乙文,了解内容,从“异权威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陛下应防其反之”可知,有人提醒光武帝冯异有谋反之心;从“及异大破敌军,诸将欲分其功”中可知,冯异大败敌军后,诸将要分他的功劳。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课文主旨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统治者对待人才的态度,概括即可。阅读甲文,了解内容,从“其真不知马也”中可知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阅读乙文,了解内容,从“然非君之明,必图谗口矣”中可知,统治者信任、保护人才。 参考译文:
(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XO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