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暮春归故山草堂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暮春归故山草堂阅读答案
《暮春归故山草堂》原文阅读
溪上残春黄鸟稀, 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阴待我归。 《暮春归故山草堂》阅读习题
1.综合全诗,诗人主要用什么手法刻画了“幽竹”什么样的形象?谈谈你的理解。
2.钱起在《暮春归故山草堂》中是如何表现暮春景象的?(5分
3.诗人运用什么手法刻画了“幽竹”怎样的形象?幽竹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
4.诗歌前两句中“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词语渲染出暮春时间冷寂的氛围。(写出两个即可)(2分)
5.诗歌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么样思想感情?(2分)
6.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表现出怎样的环境特点?(4分) 7.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8.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谷口怎样的一幅景象?试作简要分析。(4分) 9.诗人运用什么手法来刻画“幽竹”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阅读答案
1、 参考答案: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出幽竹不改初衷,不为俗屈的高尚品质。在“鸟归”“花尽”的暮春时节,窗前阴生环境下的竹子,翠绿葱茏,摇曳多姿,不改初衷,深情的迎接我的归来。诗人采用对比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幽竹不畏春残,不为俗屈的高尚精神品质的赞美之情。
2、作者既以“春残”二字概括点题,(1分)又用“黄鸟稀”“辛夷花尽”和“杏花飞”来具体表现花落鸟稀、春光逝去的暮春之景。(2分)一“稀”、一“尽”、一“飞”,三字一气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调零空寂的气氛。(作用2分)
3、这里诗人用了反衬的手法(对比也行)来突出幽竹清音不改的形象。(答拟人手法的不算错,酌情给分)用晚春时节竹的花来反衬,突出幽竹清阴不改的形象。(3分)幽竹的不改清阴,体现出幽竹坚持自我的气节,而作者以一个“怜”字,表达了深深地怜爱和赞美之情。歌颂了不畏春残的幽竹内美与外美的和谐统一。(3分)
4、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写出两个即可)2分 5、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幽竹不畏春残、不为俗屈、永葆节操的高尚精神品质的赞美之情。2分
6、前两句写春末归乡所见,春残、鸟稀、花落的景象,表现出环境的凄凉、空寂
7、全诗运用对比(或反衬)的手法,将春花、春鸟与幽竹进行对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幽竹不畏春残、不为俗屈、永葆节操的高尚精神品质的赞美之情,更借此表达自己清高正直的人格追求。(答借景抒情,言之成理也可)
8.前两句描绘出谷口黄鸟稀少,辛夷花尽,杏花纷飞的暮春景象,(2分)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凋零空寂的气氛。(2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Vj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