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和谐的儿童本位观-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

2022-08-17 16:28: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呼唤和谐的儿童本位观-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欢迎阅读!
儿童文学,本位,呼唤,语文,和谐
呼唤和谐的儿童本位观 -儿童文学与小

语文教育

摘要: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教育集中在语文基础知识的引导和教育范围内,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培养仍然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融入儿童文学作品不仅有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做到一定程度的尊重。儿童文学本质上是适宜于孩子理解能力和喜好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儿童文学与小语文融合应用的路径,促进两者的融合应用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文学;儿童本位;融合应用 引言:

儿童文学作品不仅在内容上具有较高的趣味性,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更能适应学习和理解语文知识的能力,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将儿童文学作品应用科学的方法融入到常规的语文知识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出儿童文学作品在语文学习兴趣激发以及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一、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本位的重要意义

尽管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上仍然有待提高,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同样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表示出充分的尊重不仅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来说,其主观上对语文课程学习的兴趣也会得到有效激发。另外,只有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感受到自己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才能确保其在固定的语文课程学习中保持饱满的学习精神和端正的学习态度,这一系列的状态都是最终取得良好的语文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基础条件。除此之外,儿童本位的思想也有利于给小学生提供自主思考和探索的充分空间,尤其是在本文探讨的文

[1]


学作品阅读学习环节中,不同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都有可能存在差异,教师只有充分尊重不同学生的主观体验和感受,才能获取其真实地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体验反馈内容。

二、儿童文学语文教育融合的科学路径

(一)以儿童文学作品作为教学引导,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本文探讨的高年级语文课程教学中,若教师在教学引导阶段直接通过课文内容的讲解或相关创作背景内容的讲解引入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则不仅在形式上具有相对固定的特征,学生也会对这种过于传统的教学引导模式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将儿童文学作品作为课程教学正式开展前的导入环节素材有利于转变学生对语文课程教学流程的刻板认知,使其在教学导入的初级阶段就产生对课文内学习的主观兴趣,从而为进一步取得良好的语文课程教学效果打下一定的基础。例如,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语文课程《桥》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同步匹配引入一部中篇儿童文学作品,小说集《桥》。在这部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作者将怀旧定为了作品的创作基调,另外,作品的文笔特征清新自然,也充分体现出了作者的一份赤子之心,其内容也这个阶段的学生阅读。由于作者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运用了清新简洁的文笔,这对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来说都是有帮助的,可以促使其在学习理解相关知识的过程中的难度也会相应降低。教师可将这部儿童文学作品作为课文学习的延伸拓展学习素材进行应用,引导学生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兴趣选取阅读这部分文学作品,并且谈谈自己的感受。这种拓展中融入儿童文学作品的方式能够为学生的自主思索与学习提供一定的动力,这也是对儿童本位充分尊重的一种体现

(二)基于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促进语文知识的积累 儿童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的作品类型,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进行融合有利于为学生寻找更加具有新颖性和科学性的阅读作品素材积累。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提升,可以从积极阅读有针对性的儿童文学作品方面着手,不仅能够对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知识也能够为小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提供一定的帮助,教师只要寻求

[2]


科学的切入点实现语文知识教学与儿童文学阅读的衔接,即可充分发挥出起积极作用。例如当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课程《少年闰土》时,教师就可以利用闰土是鲁迅先生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典型人物的特征,在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文学作品时,教师就可以以鲁迅为核心要素,选取鲁迅先生撰写的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一些具有非常典型现代意义和特征的文学作品,将其作为学生更加充分和全面的了解鲁迅先生作品的契机。这不仅是学生语文阅读量的积累,也是综合性的语文知识学习与积累的过程。在具体的鲁迅先生作品选择方面,可以将例如《故乡》和《社戏》这类在作品中描绘了生动的儿童主人公形象的作品选取为拓展阅读的素材,借鉴亲子共读的形式,通过与学生进行共同阅读和探讨完成阅读的具体人物,引领学生在阅读课程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最终培养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同感和热爱

三、结束语

儿童文学作品在语文知识的教育引导中所发挥的作用突出,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语文课程内容选取具有适宜性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融入,提升学生的文学作品阅读积累量,也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奠定基础。同时,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重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对于高年级小学生也有利于提升其整体上的语文课程学习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黄蓉.基于"儿童本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研究,2019,501(02):52-53.

[2]魏良宵.儿童本位视角下的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J].小学作文,2019(5):53-53.

[3]陈巧英.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9,000(008):75-76.

[4]张熙.刍议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契合[J].基础教育,2020,000(011):P.13-14.

[4]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PO.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