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垃圾分类看日本的环境教育》,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垃圾分类看日本的环境教育
作者:陈璐璐 吴旻
来源:《速读·上旬》2017年第04期
摘 要:日本人在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同时,自然抱有敬畏之心。这种观念也具体体现在日本人的环境教育方面。本文以垃圾分类为切入点,考察日本的环境教育现状,主要从课程模式设计上肯定了日本学校在环境教育中取得的成果,并从中分析对我国的环境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垃圾分类;环境教育
日本的自然界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复杂多样,日本民族在受自然环境恩惠的同时感受到自然的不可抗性。因此,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有服从自然才能充分享受恩惠的思想。长时间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自然观:人与自然并非对立,人受自然的恩惠在大自然里面生活,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并对自然抱有敬畏之心。这种观念也具体体现在日本人的环境保护意识上。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日本人极其注重环境教育。 1日本的垃圾分类现状
日本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可以从垃圾分类与回收上体现出来。日本的垃圾分类极其细致共分为5类。分别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大件垃圾(有偿)、有害垃圾、循环利用垃圾。 如表所示:垃圾根据是否可燃分为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可回收利用的垃圾为循环利用垃圾,外形较大的垃圾为大件垃圾,对环境有害的垃圾为有害垃圾(如:旧电池,打火机,医疗废弃物等)。并且日本居民要按照规定的日期和时间段在规定的场所扔垃圾(日本某地区回收垃圾时间表如下:周二,周五扔可燃垃圾,周三扔不可燃垃圾,单周周四扔金属类垃圾和小型家电,双周周四扔可循环利用垃圾,玻璃瓶和有害垃圾,单周周六扔塑料瓶。),由当地地方政府派垃圾回收车负责回收。丢弃塑料垃圾需要一定的费用。另外日本的街道上几乎不设垃圾桶,一般只在便利店门口和自动贩卖机旁边设置公共垃圾桶或者大型活动的时候会有临时的垃圾桶。
日本还从细节入手对垃圾分类进行长期宣传。在幼儿园时,孩子就被教育吃东西不能剩下来,减少不必要的垃圾产生。到了小学的高年级,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参观居住地的垃圾处理厂,让学生们亲自了解到垃圾处理厂的垃圾处理能力,以及没有做好垃圾分类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使垃圾分类可以更好地实施下去。 2日本学校环境教育的展开
日本在环境教育方面很值得我们学习。比如:在环境教育普及不平衡这个问题上,我国就可以学习日本环境教育中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以渗透式课程模式开展的。在小,初,高三个阶段采用不同的渗透重点(具体如表1)进行有序的指导,以确保最终实现环境教育的目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我国环境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在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体系上目前还不够完善。我国的环境教育开展较晚,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环境教育虽已纳入了国家教育计划,但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环境教育水平差异较大。这使得我国的环境保护教育不容乐观。张进在我国环境教育现状及对策探究中阐明我国的环境保护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受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环境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落后地区,政府的精力不会放在环境教育上;②在师资力量和教材建设方面投入不够,环境教育难以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师资素质低下,多数老师非环境专业,教材的灵活度不够,没有与实践相结合;③环境教育普及不平衡,主要体现在重学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又不重视非环境专业学生的教育,在社会教育方面也不够重视;④公民环境保护意识低下,甚至牺牲环境利益换取经济利益。 4对我国的启示
在环境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这个问题上,我国也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让政府通过出台环境教育法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给出了针对性的规定,为环境教育的开展提供专门法律的支持。环境教育普及不平衡这个问题上:我国可借鉴日本学校教育中的渗透式教育。在借鉴日本环境教育方法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完善使之成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解决办法。尽最大的努力,在学生时期将公民们培养成对环境具有高度保护意识的人。随着他们步入社会,整个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也会有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我国公民环境保护意识低下的问题。 我国应以与自然和平共处为目标并不懈努力着,日本人秉持的保护环境的态度对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日本的环境教育,为中国的环境教育以及环境保护事业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周谷平,袁玉华.日本中小学生环境教育实施策略新探[J].当代教育科学,2004(8). [2]広島市-家庭ゴミ分別50音事典_index.
[3]张进.我国环境教育现状及对策探究[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
[4]文部科学省.学習指導要領における「環境教育」に関わる主な内容の比較,2013. 作者简介:
陈璐璐(1996—),女,汉,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日语专业2014级在读学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吴旻(1987—),女,汉,硕士,讲师,单位:嘉兴学院南湖学院;研究方向:日语教育,教育课程。
该项目为嘉兴学院2016年重点SRT资助项目,项目编号为85171610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J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