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导学案

2022-08-24 12:44: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泊船瓜洲》导学案》,欢迎阅读!
瓜洲
《泊船瓜洲》导学案

教材内容: 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课型: 精读课 单元主题:月是故乡明 课时: 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朗读:读正确,读流畅,读出节奏和停顿,读出对诗句的感受。

2、理解:参照插图、注释及资料,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把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3、体会:联系背景资料,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

4、积累:背诵课文;课外背诵思乡诗词、名句;阅读欣赏优美的思乡文章。 学习重难点:

1、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句情感;

2、积累思乡诗词、名句,阅读欣赏思乡文章。 学习过程: 一、预学

(一)前置学习

1、读:熟读背诵课文,读准节奏和停顿,读出诗句表达的情感。 2、思:1)读图,读注释,读资料2)想诗文描绘的意境,把诗文改写成一篇优美小短文。

3、悟:联系诗人简介及部分思乡诗词文章,感受诗人表达的情感。 4、积:背诵思乡名诗名句,阅读关于思乡的文章。 5、练:

1)解释画线词的意思,写出诗句意思,最后根据诗歌填空。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 )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2本诗的作者是( )代的( )长江是很宽的,诗人把它说成( )京口钟山相隔也很远,诗人却说只( )几座山;绿字写出了江南春天( )的景象。全诗抒发了诗人( )家乡的感情。 (二)诵读经典

课前三分钟诵读思乡诗词3--5首,赏析思乡美文一篇; 二、互学

1、对学,分享预演收获,小老师帮助解疑:1)背诵,读好诗的停顿和节奏。2)讲解诗句的意思;3)预学5的练习。 2、组学:交流讨论,探究问题:

1)预学34两题,要求小组交流分享,相互启发、补充、完善。 2)合作探究

探究一:描绘诗意诗情,运用优课资源呈现本首诗的画面、音乐,手绘京口、瓜洲、钟山方位图,深情描绘《泊船瓜洲》展现的情景和蕴含的意境(根据诗句的意思及背景资料翻译诗句,成为一篇生动优美的小短文) 探究二:品赏妙词名句。

探究三:配乐诵读思乡主题的诗词、名句、美文。 提示或建议:

第一,手绘方位,标明在长江两岸方位(老师指导) 第二,诗意小短文可转换角色,可用王安石的口吻写,可以朋友的口吻写,写好后认真修改。 第三,每个同学展示发言的内容,要熟记,变成自己的话,以备展示时自然流畅。 3)展示准备:明确展示任务,确定展示顺序,熟记展示内容(脱稿),做好主持预设。


3、展示点拔: 展示探究一:

1)展示小组提前打开多媒体课件,画好简易地图。 2主持人组织展示。(画面、音乐呈现)有感情地描绘诗的含义和意境。 3主持互动:达到各抒己见,认真倾听,补充完善,启发提升的状态。 展示探究二:

1)通过屏幕呈现课文。

2提示: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妙?妙在哪里?你认为哪一句是名句?诗中写到春风”“明月有什么用意? 展示探究三:

1)播放课件(画面、音乐,创新情境。

3主持人组织诵读思乡主题的诗词、名句、美文竞赛 4总结评价,完成展示: 三、评学: 1、练习反馈: 小组课堂检测:1)默写课文并标出朗读节奏;2)多音字区别与积累;3)思乡诗词背竞赛

2、评价学习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3、拓展--推荐阅读:1《除夜作》,作者高 2《题稚川山水》,作者戴叔伦;3《落叶》,作者孔绍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I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