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北京市水务局 超前部署 科学应对 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成效显著》,欢迎阅读!
北京市水务局 超前部署 科学应对 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成效显著
2019年汛期,北京市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践行“转观念、抓统筹、补短板、强监管、惠民生”,围绕洪水监测预报预警、防洪排涝工程调度和防洪抢险技术支撑3项职责,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基础保障作用,有效应对了汛期强降雨过程,实现了“保安全,多蓄水,减污染”的工作目标。
(1)领导高度重视。2019年是改革后第一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防汛指挥“一级调度、扁平指挥、双岗保障”防汛工作体系和“宁可抓重、不可抓漏”的工作要求。市水务局主要领导每遇强降雨坐镇指挥调度,并深入基层、靠前指挥,指导水工程科学精准调度。各区水务局、水管单位严格执行领导在岗带班、24 h值班和信息报送制度,做到雨前有动作、雨中有动态、雨后有分析,确保“在岗、在职、在责、在状态”。
(2)落实“防”的责任。市级和区级水务部门均成立水务防汛专项分指挥部,18家市级水管单位、供排水企业完善水旱灾害防御组织机构,强化“测防报”措施,配合做好“抗救援”技术支撑。逐一落实水库、堤防、闸站、积滞水点、山洪沟道等重点部位责任制;修订完善洪水调度、防御洪水和蓄滞洪区运用三大类144项方案预案,拉网式排查城区易涝点231处,“一点一策”落实措施;落实七大类6 000余万元抢险物资和24支水工专业抢险队;开展“清河清管”行动,清掏雨水口41.8万个、污染物3.5万m
(3)加强水情监测。建立水务、气象部门水旱灾害防御监测预报预警联动机制,完善洪水、内涝和山洪风险预警工作流程,提前根据降雨预报,动态分析洪水过程,做好暴雨洪水分析研判,为洪水调度决策提供业务支撑,汛期共发布行业内部内涝、山洪风险预警各5次。重点加强38个城市河湖断面、25条重点河道、18座重点水库、165个积水点实时监测,雨中逐半小时监测水位、流量、积水等动态信息,掌握城市河湖调度过程。46个水文站和2个应急水文巡测队加强值守备勤,做好突发暴雨洪水的应急测报准备。
(4)科学实施调度。认真落实水库安全度汛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和水库预测预报、调度运用、应急预案“三个重点环节”,特别是小型水库专人巡查盯防措施。科学精细实施水库洪水调度,可能受影响的水库提前采取预泄,留足防洪库容;雨中在确保下游河道安全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控泄,充分发挥水库拦洪、削峰、错峰作用。城六区开展排水小流域绿色防洪排涝试点,实施水质水量联合调度,加强河道雨前巡查、雨中抢险、雨后捞脏等工作,确保行洪排水安全,营造优美城市河湖水环境。
(5)紧盯防范重点。压实山洪灾害防御责任,紧盯427条山洪沟道降雨情况,充分运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加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和提醒提示,确保受山洪威胁的各村有效避险。加强城区雨水泵站、排水管网检查,雨前加大污水处理量,腾出空间,
减少跨越。重点落实冬奥会、世园会、新机场等重大工程项目周边排水预案,确保行洪排水安全。针对重点地区提前制定排水方案,预置抢险力量,遇有积水及时排除。
(6)加强巡查防守。遇降雨天气,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增加巡查力量,加密巡查频次,加强对河道、堤防、水库、闸坝等水工建筑物以及水文、供电、通信等设施的巡视检查,加强涉河涉水在建工程监督检查,强降雨期间所有涉河涉水在建工程及山洪沟道内的工程原则上全部停工,人员、设备安全撤离。城市河湖加强雨前、雨中、雨后河道巡查,及时发现并上报水毁及安全隐患,全面掌握河道及水工建筑物的运行情况,确保河道排洪通畅。
(7)持续督察检查。开展小型水库督察“回头看”,重点检查2018年水利部检查发现的148个问题整改情况;采取“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方式对小水库、中小河道、山洪沟道等重点部位开展明察暗访;组织市级河道在建工程度汛安全情况检查,发现问题以“一区一单”方式督促整改落实。汛期,开展小型水库专项督察,召开专题会议通报存在问题,研究整改措施;组成5个检查组开展山洪灾害防御专项检查,逐类逐项查清问题,督促限期整改到位;遇有重要降雨过程,派出督察组进行抽查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确保重点水利工程、重点防御区域度汛安全。
(8)强化技术支撑。组建由72名行业专家组成的市级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建立专家决策参谋工作机制,汛期每遇重要降雨天气过程,结合雨情水情汛情发展,派出专家组赴重点区域协助指导强降雨应对工作。完善洪涝模型和洪水调度系统,更新基础资料和图库,加强水旱灾害防御综合指挥平台运行保障,为防洪排涝工程科学调度奠定基础。
(9)注重舆论引导。积极做好舆论引导,紧密结合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时间节点,充分利用多媒介融合宣传,在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水利报》等媒体发表文章累计50余篇,总计阅览量达到数十万次;向广大市民宣传普及洪涝灾害防御知识,发放水旱灾害防御知识手册5 000册,印制“小心洪水,远离河道”“防洪防涝,平安生活”防汛主题公益海报45 000张,开展以“防洪防涝、平安生活”为主题的洪涝灾害主题宣传活动,联合北京城市排水集团发出“不要占压雨水箅子,不要向雨水口倾倒垃圾”倡议,赢得市民对洪涝灾害防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10)推动机构改革。按照新的“三定”方案,市水务局承担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成立水旱灾害防御处和北京市水务应急中心,负责市级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市水务局与市应急局形成2019年防汛工作备忘录,在预警发布、内涝排水、险情处置、洪水调度等方面合理界定了职责分工,实现防汛工作对接,形成防洪减灾救灾合力。各区水务局按照各自“三定”方案,均负责本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各区应急、水务两局在防汛工作方面参照市级职能划分,并结合各自“三定”方案实际进行明确。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Hj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