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谈科普文的阅读》,欢迎阅读!
谈科普文的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中高年级的阅读“要有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及信息社会的到来,同学们阅读一些浅显的科普文章,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于开阔眼界、启迪思维、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爱科学、用科学,提高综合素质都是很有意义的。
科普文一般以通俗的形式介绍某种事物或现象,说明它的形态、特征、性质、意义、成因及其功能和作用等。 阅读科普文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了解科普文的特点。
科普文章和其他文章不同,它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为目的,所以具有如下特点:1.知识性、科学性。科普文说明的内容具有科学性,文中所写的人、事、物都有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能凭空想象、虚构;引用的概念、数据、事实和使用的语言都要准确无误,即使拟人化的语言,也要注意准确。2.形象性、趣味性。科普文章常常综合运用多种手法,如比喻、拟人、悬念、联想等,语言也比较通俗生动,目的是把枯燥的科学道理讲得津津有味,让人易于理解、接受、产生兴趣。科普文常借助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做解释、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图表等来表达要说明的事物特点或科学知识,为了适合小朋友们阅读,
有些科普文还采用童话的手法。阅读时体会科普文的多种表达方式,对全面了解事物,提高写作能力有很大帮助。3.思想性、时代性。作者往往紧跟时代,提供的信息处在科学技术和思想的最前沿,不仅把最新的科学知识传播给我们,而且寓思想于知识之中,重在以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教育人、感染人。 二、弄清文章的基本内容。
科普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它说明的内容具有科学性,不夸大,不缩小;表述具有条理性,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顺序清楚,层次分明。我们在阅读时,首先应弄清文章所叙述事物的概念、特点、构造、作用等等,才能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把握了科普文的特点,阅读时就要一边读,一边想,看看文章给我们讲了哪些科学知识,这样讲有没有道理,自己从中得到什么启发等。同时,还要弄清文章的条理,看看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结构是否严谨,逻辑是否严密。弄清楚文章所叙述事物的概念、特点、构造、作用等,才能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例如阅读《人类的“老师”》一文,首先要了解文章列举的人类“老师”有哪些,科学家从蜻蜓、鲸、鸡等的哪些方面得到启示,又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因而说“广大生物界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对人类的贡献是很大的”。这是我们阅读科普文章所要思考的重点。 (刘石 荐) 《聪聪学堂》答案:
一、穷: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富: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二、1.喂(胃药广告)2.闻(蚊香广告)3.引(饮料广告) 4.良、伙(空调广告)5.欲(淋浴器广告)6.刻(止咳药广告) 三、1.打扰 2.恭候 3.久违 4.劳驾 5.拜托 6.留步 7.失陪 四、1.主心骨 2.诸葛亮 3.东道主 4.阶下囚 5.铁公鸡 6.糊涂虫7.老油条8.门外汉9.三脚猫
五、农家自养鸭,绿色食品咸鸭蛋——欢迎品尝!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2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