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健康中国》,欢迎阅读!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核心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针对生活行为方式、生产生活环境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等健康影响因素,坚持政府主导与调动社会、个人的积极性相结合,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落实预防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实现全民健康。
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
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提高健康教育服务能力,从小抓起,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健康文化,移风易俗,培育良好的生活习惯。各级各类媒体加大健康科学知识宣传力度,积极建设和规范各类广播电视等健康栏目,利用新媒体拓展健康教育。
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五章 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
引导合理膳食 制定实施国民营养计划, 建立健全居民营养监测制度 开展控烟限酒 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工作,逐步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加强限酒健康教育,控制酒精过度使用,减少酗酒。加强有害使用酒精监测。
促进心理健康 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养。 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登记和救治救助管理
减少不安全性行为和毒品危害 强化社会综合治理,以青少年、育龄妇女及流动人群为重点,开展性道德、性健康和性安全宣传教育和干预,加强对性传播高危行为人群的综合干预,减少意外妊娠和性相关疾病传播。大力普及有关毒品危害、应对措施和治疗途径等知识。
第六章 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到2030年,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2.3平方米,在城镇社区实现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继续制定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
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 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
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第九章 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促进民族医药发展
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 大力传播中医药知识和易于掌握的养生保健技术方法,加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运用,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
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 不断弘扬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挖掘民间诊疗技术和方药,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制定传统知识保护名录。保护重要中药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及动态监测。
第十章 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
提高妇幼健康水平 实施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保障工程,提升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
促进健康老龄化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加强老年常见病、慢性病的健康指导和综合干预,强化老年人健康管理。推动开展老年心理健康与关怀服务,加强老年痴呆症等的有效干预。
维护残疾人健康 加大符合条件的低收入残疾人医疗救助力度,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对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给予补贴。
第五篇 建设健康环境
加大对城乡环境的综合整治 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力度,全面加强农村垃圾治理,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到2030年,努力把我国农村建设成为人居环境干净整洁、适合居民生活养老的美丽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动城镇供水设施向农村延伸,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全面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力争到2030年,全国农村居民基本都能用上无害化卫生厕所。实施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病媒生物综合预防控制策略。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城镇创建,力争到2030年,国家卫生城市数量提高到全国城市总数的50%,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全覆盖。
建设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 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
开展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建立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制度,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以耕地为重点,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有效保护生态系统和遗传多样性。加强噪声污染防控。
第十五章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全面推行标准化、清洁化农业生产,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推进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实施兽药抗菌药治理行动。加强对食品原产地指导监管,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强化药品安全监管
第十六章 完善公共安全体系
强化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 遏制尘肺病和职业中毒高发势头。建立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对职业病危害高风险企业实施重点监管。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
促进道路交通安全 严格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提升企业安全自律意识,落实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提高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tW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