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十二经络》,欢迎阅读!

1.先熟悉一下十二经络的名称
手——少阴——心经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足——厥阴——肝经 手——太阴——肺经 足——太阴——脾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2.搞清楚它们为什么要这样称呼?
这十二条经络分别连着人体的十二个脏器,所以它们都是用相连的脏器命名。其中,三焦是指人的整个胸脏,心包是保护心脏的一块区域,是心的屏障,其余的都比较容易理解。记住这十二脏器的名称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身上哪里不舒服,只要看是那条经络经过此地,一对应就出来了。从十二经络排列来看,是按两组来分,一组是按手足分,一组是按阴阳分。
按手足分时告诉你手及手臂上有六条经络,足、腿上有六条经络。
按阴阳分是告诉你手臂的内侧、腿的内侧各有3条阴经,手臂的外侧及腿的外侧也各有3条阳经。 少阴、厥阴、太阴、太阳、少阳、阳明又是代表什么呢?它们是代表阴气的重与轻,阳气的足与弱。 少阴阴气最重,所以它就排在手臂和腿内侧的最里面。 厥阴的阴气比少阴轻,但又比太阴重,所以它排在中间。 太阴的阴气最轻,所以就排在最外面。
太阳是阳气最足的,就像中午的阳光,所以它排在手臂和腿外侧的最外面。 少阳比太阳的阳气要弱一些,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所以就排在外侧的中间。 阳明又比少阳的阳气要弱,就像黎明初现的阳光,所以就排在外侧的最里面了。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将阴阳细分到这样的程度呢?就是让你使用经络的时候随时注意阴阳的平衡。这个阴阳平衡既包括经络与经络之间的平衡,也包括身体与经络之间的平衡,还包括经络与大自然的平衡。身体与经络的平衡是要根据你身体的强弱去选择经络。比如身体弱的,要先按摩阳经以补足正气,要等身体正气补上了,再去碰它;身体好的,阴经、阳经都可以按摩。
经络与大自然的阴阳关系,是与四季的温度有关。夏天阳气最旺盛,就是身体虚弱的人,在这个时候也可以去疏通阴经了。阴阳平衡的理论,还可以用在按摩的手法上,如阴经的按摩最好用补法,阳经的按摩可以用泄法。 3.什么是按摩的补与泻呢?
一般来说。顺着经络按摩为补,逆着经络按摩为泄。 按摩时力度轻的为补,力度重的为泄。 按摩时间短的为补,时间长的为泄。 按摩范围小的为补,范围大的为泄。
知道脏腑的表里关系(或属络关系)肺与大肠; 心与小肠; 肝与胆; 心包与三焦; 脾与胃; 肾与膀胱;
掌握了之后再理解正经的三阴与三阳的表里匹配关系 阴气初生叫少阴; 阳气初生叫少阳。 阴气旺盛叫太阴; 阳气旺盛叫太阳。
介于少阴、太阴之间的叫厥阴; 阳气最旺盛的叫阳明。
三阴与三阳的表里匹配关系是: 太阴与阳明互为表里 少阴与太阳互为表里 厥阴与少阳互为表里 太阴-----阳明 少阴----太阳 厥阴----少阳
这样就很好记了,手上内侧三条分别叫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包经; 手上外侧三条分别叫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脚上内侧三条分别叫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脚上外侧三条分别叫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叫做奇经八脉是胸前正中线一条和背上正中线一条。也叫做任脉和督脉!·
教大家口诀记忆十二经络
这是我在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的,拿出来分享,通过这两句可知什么时候流注什么经络,可分表里,分脏腑,呵呵,就两句,六条经络一句,每条经络2小时,计十二小时:
肺大 胃脾 心小肠;膀肾 包焦 胆肝详。(相信每个字代表什么经络大家都很清楚了) 多念几遍就熟悉了,反复快速读个几十上百遍就应该会背了!
算时间:我的方法是2n+1,n指句子中的第n条经络,如肺经和膀胱经是2*1+1=3点和2*7+1=15(下午2*1+1=3点,两句一句六个,可独立算)点开始的两个小时内,以此类推
句子中相邻的两个,一阴一阳(阴-阳-阳-阴),一表一里(表里里表),一脏一腑(脏腑腑脏),便可以分清楚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sl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