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观后感(罗洁苹)

2022-10-31 20:06: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观后感(罗洁苹)》,欢迎阅读!
罗洁,观后感,动机,激发,维持
学习动机及其激发》观后感



新华棠澍小学 罗洁苹



假期间,我有幸观看了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王海英老师的讲座《学习动机及其激发》,王海英老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她的讲座风趣幽默,案例详实,再加上自身渊博的专业知识,在讲座中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并对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作了理论性指导。

通过学习,使我清楚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在动机,是将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以外的因素作为学习目标,主要来自老师、家长及同学;第二类是内在动机,是将学习活动本身作为学习目标。两种动机并不矛盾,二者既是分离的,同时也可以相互转化。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老师都希望将学生的外来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促进学学习动机的持续发展。但很遗憾,现实中,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却不停地将内在动机转化为外在动机,甚至消失。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是什么呢?王老师认为一是外部强化,二是认知好奇心。强化能产生刺激作用,有以积极表扬为主的正强化,还有以批评惩罚为主的负强化。强化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也叫积极强化是指当某一刺激出现时所产生的行为增强的效果。负强化也叫消极强化,是指当某一刺激消除或避免时所产生的行为增强的效果。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所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多,他们的好奇心越来越少。如何激发学生内在的好奇心呢?王老师给了我们以下一些方法:


1.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激发求知欲; 2.发现学习是激发动机的有效手段; 3.培养学生兴趣; 4.利用原有兴趣进行动机迁移。

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经形成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它成为实际上起推动作用的内部动因,从而调节起学习积极性来完成当前的任务,并使已形成的学习动机不断地得到巩固、深和提高。所以,我们教师要关注班级学生的学习动态深入了解其学习动机的状况和即时变化,抓住合适的时机和契机,强化外部动机,促进内部动机的转化和建立。如我校现行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也正是结合了王老师理论来进行实践的。课前的导入,积极创设有趣的学习情景,把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激发求知欲和认知好奇心;通过小组学习成果的汇报和学生的质疑,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

王老师的讲座理论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再一次唤醒我们的激情。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实践、探索,为实现新的目标努力前进。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hd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