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女工的压力、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分析

2024-01-02 16:36: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外来女工的压力、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分析》,欢迎阅读!
社会支持,女工,心理健康,外来,压力


外来女工的压力、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分析

目的:探究外来女工受到的社会压力与社会支持,分析其心理变化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深圳市500例外来女工,以自制问卷的形式对其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后,分析总结外来女工面对的压力类型及受到的社会支持及其心理变化特点。结果: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其中女工的压力主要来源于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及人际交往压力,可以接受到的社会支持主要有情感支持、自尊支持及归属感支持与实质性支持,据此分析外来女工心理变化特点,主要为自卑自闭、绝望无助、生活消极等特点,对其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结论:外来女工由于社会压力较大,受到的社会支持一时无法改善其心理变化特点,常对其正常工作与生活产生影响,因此应该根据其受到的压力类型与心理特点变化趋势,采取正确合理的社会支持来改善其生活质量。



标签: 外来女工; 压力类型; 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分析

随着近些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移民打工族的发展,而且也逐渐成为城市移民的主要来源。其中,作为移民打工的一部分,外来女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尤其是医疗卫生机构,更需要对外来女工的心理变化特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此来防治相关心理疾病与社会题的发生[1]。本组调查资料通过随机选取500例外来女工,以自制问卷的形式对其进行社会调查收集整理其社会压力与社会支持类型,分析研究其心理变化特点。回顾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0例外来女工,年龄1949岁;从业时间4个月~6年;小学180例,初中220例,高中80例,大专及本科20例;从事手工劳动行业240例,从事服务性行业160例,自雇就业100例;月薪8001500330例,15002000140例,2000元以上30例;自己或与家人共同租房居住320例,与他人同租或在工厂宿舍180例。



1.2 方法

以自制问卷的形式,500例外来女工进行社会调查其中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1基础信息包括外来女工姓名、年龄、从业时间、工作岗位、月薪、住宿形式与条件、外出从业原因等。2社会支持类型。调查外来女工到达本地后,受到过何种社会支持,如情感支持、自尊支持、实质性支持等。3)心理测试。通过不同形式的心理测试,调查外来女工心理变化特点,辨别其是否具有潜在的心理危险,并且为制定心理干预措施提供有效数据[2]



2 结果






本组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填写是采取现场进行的形式,因此问卷的回收率为100%,通过整理,得出以下资料。统计其受过的社会支持类型,进行过就业指导培训120例,进行过心理培训80例,受到过实质性支持如物质支持、住宿支持等210例,其余90例未进行过社会支持。根据其从业情况与心理测试结果,分析其社会压力来源与心理特征,其中290例属于经济与就业压力,90例属于文化差异带来的压力,120例属于人际交往压力。整理其心理特点,210例自卑自闭,50例绝望,90例生活消极,150例心态正常。相关数据见表1



3 讨论

城市发展在经济大潮作用下,需要不断接收外来打工人员,其中外来女工所占比例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尤其是医疗卫生机构,需要及时对其情况进行掌握,特别是心理情况,这样有助于进行正确的心理护理与疏导,防止发生心理疾病及其他犯罪[3]。本组资料显示,外来女工年龄分布1949岁,而其中2335岁的女工人数最多,而多数女工的教育程度较低,集中在小学初中,使得其所选的从业职位只能是一些简单的手工业与服务行业,因此取得的薪金较低,普遍在8002000元,间接的就导致其住宿条件较差,普遍与他人合租或在厂房宿舍。而根据其受到的社会支持类型来看,多数外来女工会受到正规对待,予以自尊支持、心理培训、就业培训等,使其能够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但是由于经济就业压力及社会交际压力,使得一些女工心理发生变化,产生自卑自闭、绝望、消极等不良生活态度,严重影响其正常工作与生活,一些甚至有自杀史与轻微犯罪史[4]



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应该提高社会支持力度,使外来女工在受到正视对待的同时,予以更多的实质性支持,提供暂时居住地、进行就业导向培训等,使其明确自身从业方向,树立短期的目标,为保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打下基础;次联合各大医院,对外来女工提供各项检查,并定期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除其内心困扰,使其建立积极向上的工作生活态度;最后为外来女工提供法律持,对其进行普法教育,使其借助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5]。同时,外来女工的从业企业,也应该为其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增强其归属感,改善其心理状况,有助于更好的融入本地生活。



综上所述,外来女工在社会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其心理健康状态一直不容乐观,因此应该结合社会支持与心理教育等方法,增强其归属感与家庭亲情感,证其心理状态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工作生活的正常性,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桂新,苏晓馨.社会支持、压力及其对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上海外来人口与本市居民的比较[J].人口与发展,20111762-9.



[2]陈蓓丽,何雪松.上海外来女工的压力、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J].华东理工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17-12.



[3]张玖龙,李美娟.青年女工心理健康与防御方式、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201023294-96.



[4]赵根壮,何梅芳.青年棉纺女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8343156-160.



[5]庄会莉.下岗女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164349-35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hb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