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苕溪诗卷》,欢迎阅读!

********** 《苕溪诗卷》,米芾书,纸本,行书,纵30.3厘米,横189.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全卷35行,共394字,末署年款“元戊辰八月八日作”,知作于宋哲宗元佑三年戊辰(公元1088年),时米芾38岁。开首有句“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襄阳漫仕黻”。知所书为自撰诗,共6首。 此卷用笔中锋直下,浓纤兼出,落笔迅疾,纵横恣肆。尤其运锋,正、侧、藏、露变化丰富,点画波折过渡连贯,提按起伏自然超逸,毫无雕琢之痕。其结体舒畅,中宫微敛,保持了重心的平衡。同时长画纵横,舒展自如,富抑扬起伏变化。通篇字体微向左倾,多攲侧之势,于险劲中求平夷。全卷书风真率自然,痛快淋漓,变化有致,逸趣盎然,反映了米芾中年书的典型面貌。吴其贞《书画记》评此帖曰:“运笔潇洒,结构舒畅,盖教颜鲁公化公者。”道出了此书宗法颜真卿又自出新意的艺术特色。 此卷末有其子米友仁跋:“右呈诸友等诗,先臣芾真足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后纸另有明李东阳跋。据鉴藏印记,知此帖曾藏入南宋绍兴内府,明杨士奇、陆水村、项元汴诸家,后入清乾隆内府,并刻入《三希堂法帖》。
释文: 苕溪诗帖 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襄阳漫仕黻。 松竹留因夏,溪山去为秋。久赓白雪咏,更度采菱讴。缕会(此字误书旁注卜乃点去符号)玉鲈堆案,团金橘满洲。水宫无限景,载与谢公游。 半岁依修竹,三时看好花。懒倾惠泉酒,点尽壑源茶。主席多同好,群峰伴不哗。朝来还蠹简,便起故巢嗟。 余居半岁,诸公载酒不辍。而余以疾,每约置膳清话而已,复借书刘、李,周三姓。 好懒难辞友,知穷岂念通。贫非理生拙,病觉养心功。小圃能留客,青冥不厌鸿。秋帆寻贺老,载酒过江东。 仕倦成流落,游频惯转蓬。热来随意住,凉至逐缘东。入境亲疏集,他乡彼此同。暖衣兼食饱,但觉愧梁鸿。 旅食缘交驻,浮家为兴来。句留荆水话,襟向卞峰开。过剡如寻戴,游梁定赋枚。渔歌堪画处,又有鲁公陪。 密友从春拆,红薇过夏荣。团枝殊自得,顾我若含情。漫有兰随色,宁无石对声。却怜皎皎月,依旧满舡行。 元佑戊辰八月八日作。
********** 《珊瑚复官二帖》,前为《珊瑚帖》,《复官帖》附之后,纸本,墨迹,行书;分别为纵26.6cm,横47.Icm;纵 27.Icm,横 49.Gcm。 1956年由著名实业家、收藏家张伯驹先生(1897--1982年)捐献文化部文物局拨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擅水墨山水,但米芾画迹不存于世。今天我们唯一能见到的,也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米画"-- 《珊瑚帖》,画一珊瑚笔架,架左书"金坐"二字。此帖充满着收得名画宝物的狂喜之情,线条流走跌宕,神采飞扬。写到"珊瑚一枝",不禁加重笔画,继而米芾突然以画代笔,似乎还不尽兴,再补之一诗"三枝朱草出金沙,来自天支节相家。当日蒙恩预名表,愧无五色笔头花。"愉悦之情,跃然纸上。米芾作画大抵也像在《珊瑚帖》中一样兴之所至,随手涂抹。在字里行间随手涂抹的例子还见于《铁围山丛谈》,谓米芾在写给蔡京的一帖中诉说流离颠沛之苦,随手在文中画了一只小船。这是文人墨戏的表现。 此帖是米芾晚年之作,被认为是米氏的"墨皇",字态尤奇异超迈,随笔而书,神韵自然,且用笔丰肥豪健,宽绰疏朗。如元代虞集评言:"神气飞扬,筋骨雄毅,而晋魏法度自整然也",元代施光远称其"当为米书中铭心绝品,天下第一帖"。 《珊瑚帖》用的书写材料也很特殊,用的是竹纸,浅黄色,纸上竹纤维束较多。据说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用竹纸写的作品。 《复官帖》,据考证当作于崇宁三年(1104)五月。凡十三行,共90字。字型大小错落,字字侧欹险峻,左右腾挪,信手挥就,然绝无造作之气,仿佛西方艺术大师的一幅速写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珊瑚复
官二帖》曾经南宋内府,元郭天锡、季宗元、施光远、肖季馨,清梁清标、王鸿绪、安岐、永瑆、裴伯谦递藏。后归张伯驹。1956年张伯驹捐献文化部文物局,拨故宫博物院藏。《墨缘汇观》、《平生壮观》、《云烟过眼录》、《大观录》、《壮陶阁书画录》著录。
释文: 《珊瑚帖》——收张僧繇天王,上有薛稷题;阎二物,乐老处元直取得。又收景温问礼图,亦六朝画。珊瑚一枝(画珊瑚笔架一座,旁书金坐二字)。三枝朱草出金沙,来自天支节相家。当日蒙恩预名表,愧无五色笔头花。
《复官帖》——一年复官,不知是自申明,或是有司自检举告示下。若须自明,托做一状子,告词与公同。芾至今不见冲替文字,不知犯由,状上只言准告降一官,今已一年。七月十三授告。或闻复官以指挥日为始,则是五月初指挥,告到润乃七月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em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