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实验中学校园环保生态园教育基地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实验中学校园环保生态园教育基地工程绩效评估
一、校园生态园建设根本情况
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开展〞。建校以来,我校积极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努力优化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力求构建一个绿色生态校园,绿色生态校园不仅仅是绿化校园,更主张环境教育:从课堂渗透扩展到全校整体性的教育和管理,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环境教育活动,在实践参与的过程中开展面向可持续开展的根本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即提高中学生的环境素养,落实环保行动。
我校的目标是实现“春有百花、夏有绿荫、秋有硕果、冬有常青〞的生态式校园,将环境教育与整体育人融为一体,品德德育与环保教育相得益彰,从而深入开展各项环境素质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环境素养,美化和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全面营造一个富有生机的、深入人心的环境教育气氛,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学校可持续开展之路——绿色环保生态学校。
为了加快绿色环保校园建设步伐,学校在原宁夏理工学院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填埋地方,新建校园绿色环保教育基地,全体师生共参加义务劳动300多人次, 清理各种垃圾约1000立方米,购置回填黄土约950立方米,共投资约10万元,建成的校内环保生态教育园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亩〕,种植花卉、树木、蔬菜、粮食作物及其他植物。环保教育基地的建成,使学校绿化面积增加一倍,有利于对全体师生进行绿色环保教育,能极大地提高了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创立校园生态教育基地的做法
〔一〕将环保教育揉入德育工作中
1、将环保教育细化到学生的日常行为标准的养成教育中。
本学年度开始,我校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教育,倡导建设绿色家园的理念,让学生时时以保护环境为己任,处处谨记绿色环保意识。如自觉节约能源,班级的管电小能手,体育课、大课间、下课了,学生出教室时,能及时关掉班级电源。在校园、教室内等公共场所看到纸屑能主动捡起;在楼道轻声慢行、不追逐打闹、保护花草树木、讲究卫生,可持续开展的文明素养就在日常行为标准教育过程中不断形成。
2、将环保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气氛中
学生关爱环境的意识和观念的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七年级各班每周开设一节综合实践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其他学科结合学科特点做好环保教育,共同营造绿色校园文化环境,同时各班设立自己班的班花、栽种花卉美化班级,在校园内认领班树。在各自独特的班级精神指引下,各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关爱环境的环保主题活动,并将活动的记录、成果以各种形式保存下来,用来布置班级文化,以此培养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开展多种活动,使环保教育更为深化
1、将校园生态种植园建成教育实践基地
自2022年春季开始,我校就按照制定的“校园生态园〞的种植规划,在学校多功能厅旁边开发出果树、蔬菜、花卉种植基地。生态园内共有植物20多种,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认识植物物种的能力。综合实践课、生物课教师带着学生查阅大量资料,对每一种植物都挂上标牌,写清楚植物种类、名称、特性等。综合实践课、生物课教师具体指导学生种植技术,讲解农作物根本知识。学校对生态园进行分片包干,七年级每个班级负责一块地,学生在老师的带着下,在综合实践课、种植兴趣课、班会课上把各种蔬菜、水果以及花木播种在种植园内,学生对自己对班级的责任绿地进行日常的管理,比方科学的浇水、除杂草、除虫、修剪等。秋天,生态园里时常看到一片热闹的景象,孩子们欢呼雀跃的奔向劳动基地,采摘自己亲手种植的蔬菜瓜果,体验从没有过的采摘乐趣。在这里,学生既体验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劳动过程,又培养了孩子们的劳动兴趣、创造能力和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认识了各种植物,培养了学生们的劳动技能和热爱劳动的意识。
2、组织学生参加关爱环境的社会实践
我校和森林公园建立合作关系,把森林公园作为学校的德育教育实践基地,成立环保小分队。定期组织学生到森林公园参加捡拾垃圾、踏青、采摘、植树等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注入环保内容,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增进环保情感、训练环保行为、增长环保见识。
3、教育学生关爱自身校园环境
我们还利用创立优美校园环境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各种环保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b1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