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在社工学习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欢迎阅读!
在社工学习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单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作者:夏圣杰
我国自1986年开始设置社会工作专业以来,社会工作大学专业教育发展迅速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社会工作者。我作为接受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一员也感到收益匪浅但是,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也发现了种种问题。作为一名“准社工”我对此深感忧虑,同时我也通过研究想出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经本人调查以我校为例在社会工作本科班中自愿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所占比例为40%。社会工作专科班中所占比例为45%,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大多数学生选择社会工作专业并非自愿。实际上不少同学是被调剂到这一专业来的,还有一些同学在填报志愿的过程当中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了解出现偏差望文生义将该专业与考公务员联系起来。如此一来这些非自愿的同学的学习热情就可想而知。同时由于在实际当中专业社工的工资待遇与同学们的预期差距较大导致一些同学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设置不符合社会需求。这些因素都使得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大打折扣。在教师方面虽然有不少教学积极性较高的老师,但是由于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起步较晚等原因不少老师并非社会工作专业出身,这就是专业教育的一种“先天不足”教师自身在受教育期间没有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对社会工作价值观难以完全认同。一些“半路出家”的教师以前担任别的专业的专业课授课如社会学和心理学。这样就很容易导致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容易偏离社会工作这一主题。而偏离主题有两种主要的倾向一是偏向心理学而是偏向社会学。继偏离主题后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偏离实践,社会工作专业起源于西方所以社会工作要想在中国贴近实际还必须要经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而在现实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当中,不少学校实践课程偏少或是实践教育效率不高,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缓慢。在就业培训方面由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体系本身就不够成熟,专业对口就业的人数较少等种种原因导致社会工作专业对口就业指导难以有效进行。由于缺少专业就业指导导致不少学生对相关政策和就业程序不了解。而对于跟社会工作专业相关的公益创业由于缺乏成功的先例,已及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导致学校很少做这一方面的创业培训。就业和创业培训的双重缺乏进一步加重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学无所用的问题。就业困难工资待遇低,又进一步导致了同学们对自己的专业前景持悲观态度。导致了一些同学认为自己的专业是“没前途”的自己的专业课是“没有用”的。这种悲观的情绪在专业教育当中扩散会对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产生极坏的影响。 面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我认作为当下专业社工的最大雇主政府和各类社会工作机构应该进一步明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使用方式,以及他们在实际工作当中的职责。并让岗位的设置和社会工作者的实际工作符合社会需求,当下专业课程的设置之所以与现实脱节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在目前的社工岗位当中有不少工作都与社会工作专业关系不大或是与社会需求不符,这就导致了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当中所学的知识难以在实践当中被检验,同时也让教育者难以知道哪些授课内容符合社会需求。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工作机构应该根据社会需求来设置社工岗位和服务项目,同时根据社会工作专业强调助人自助等特征来探索社会工作人才的使用如何才能符合群众需求。只有让社会工作专业做到学有所
用才能让专业课程设置做到“教其所用”。缺乏与社会工作专业相关的公益创业培训的一个原因是当下虽然政府已经在大力支持与社会工作专业相关的公益创业但是宣传力度不大,鼓励措施不足等原因还在制约着与社会工作专业相关的公益创业的发展。所以政府应该在落实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对公益创业的宣传力度,和扶持力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促进社会建设,同时还可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当前专业社工待遇较低的问题不仅影响了专业社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了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相关政府部门和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应该按照规划提高社会工作者待遇从而提高专业社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校是进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主体同时也应该是完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主体,完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就要做到师生联动上下一心。同学们不应该“闭门只读圣贤书”而是应该与老师一起多与一线专业社工进行交流同时多参加社会实践,从他们那里了解在实际工作当中需要哪些专业知识以及个人素质。学习他们在实践当中积累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教师可以通过这一途径来知道要重点讲授哪些知识,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来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当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形式虽然跟其他专业相比更为灵活如进行小组教育布置实践任务但是,还是没能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完全带动起来一些学生只是觉得课堂当中的活动“好玩”却不能进一步领悟其中的技巧和方法。而且在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这一重要环节当中教师往往爱照本宣科,这样做容易让学生认为社会工作价值观与实践相脱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工作价值认同感。所以社会工作教育应该设法把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实践教育当中,实践教育不应该仅仅只是用来传授和检验社会工作专业技术还应该用来检验和实践社会工作价值观,因为只有让学生看到社会工作价值观在社会实践当中是行得通的是可以为社会做贡献的他们才会认同和遵守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一旦学生们接受了社会工作价值观念他们就会更加投入的学习专业知识,所以一个形式灵活的课堂不仅要用自己的“型”来吸引学生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魂”来吸引学生。目前社会工作专业的对口就业率较低,不少人都认为这是因为社会工作者“技不如人”因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社会工作教育者往往都在想如何让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技高一筹”但是却忽略了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教育但是薄伽丘曾说过“品德的优势往往可以弥补才智的缺陷,但是才智的优势确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其实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才是社会工作核心优势所在,如果一个学生可以真正认可并在自己的一生当中坚持践行社会工作价值观那么毫无疑问他会是一个成功的人。但是如果一个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不能接受社会工作价值观那么,他即使有再好的专业技术也不太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社工。但是在当前的教育实践当中一些教师自身也不能完全认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所以导致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当中价值观教育的缺失。不可否认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当中的一些内容与当前这个强调功利的社会普遍价值观有所冲突但是我们需要对这两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实一些老师和同学往往会认为社会工作价值观不符合”社会实际“一些同学说社会工作价值观就是让人”自己吃不饱还想着怎么去帮助别人。其实我们应该看到在我们的社会现实当中一个真正愿意为奉献自己的人是会得到好的回报的,当然所谓的”好的回报”不一定是权力或是财富,追求财富和权力本身并无不妥之处但是如果一个人将财富和权力作为自己人生的终极追求那么这样的人一定难以获得伟大的人格和真正的幸福。在这个实行市场经济的年代,专业社工待遇偏低是事实不假,但是专业社工如果能为社会做出大的贡献往往是可以得到更多的经济回报的。所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aN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