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怎样才能读好书

2023-03-22 08:0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生怎样才能读好书》,欢迎阅读!
好书,小学生,才能,怎样
小学生怎样才能读好书?

花山小学魏明万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使他们会读书,读好书,是我们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尽的义务,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才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强语言的积累,提高读书能力,练语感,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发展,为他们今后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然而在我农村小学校,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特别是受师资水平和家庭环境的约束,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针对我校农村小学的特点,就加强阅读训练,让农村孩子读好书,谈谈本人的浅见。

一:纠正唱读的陋习

所谓唱读就是在阅读时无明显的节奏,无合理的停顿,无真挚的情感,习惯性地拖长音。在我校教学活动中,我经常听到教师的唱读,我深感在农村孩子岂止是贫穷,更多的是缺乏良好的教育,那唱读出来的诗句听了就令人辛酸。 其实造成农村小学生唱读有家庭社会的因素,但主要还是我们老师,很多低年级的老师为了迎合孩子的口味,似乎也为了给孩子一个亲近感,说话故意拖长声音,孩子的唱读坏毛病也不加以纠正,甚至自己也跟着孩子一样去唱读,这样不是教育好了孩子,而是害了孩子;不但没有教会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而且还养成了孩子的坏毛病。

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唱读不利于小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利于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学生很难感受到语言文字对人的馨陶,要想让农村孩子读好书,只有在加强阅读时,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内化,读中升华。 (一)读中感知

初读课文时,为了能让学生很快地了解文章大意,对文章有个感性认识,阅读时应着重把握好文章的节奏,那里应轻读,那里应重读;那里应慢读,那里应快读;那里应略停顿,那里应稍长停顿。全国小语专家于永正老师说过一句话:“没有停顿就没有思考、想像的空间。他在读标题《第一次/抱母亲》时就恰到好处。于老师强调了“第一次”,与文章中“无数次”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对学生之后感悟母爱的伟大起到了很好辅垫作用。 (二)读中感悟 再读课文时,就要在注重节奏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情感,使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这样文章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学生基本上可以意会了。于永正老师在教《第一次抱母亲》时,他先是教会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先让学生大胆去读,他不时的点拔、示范,再让学生对比读,看谁读得好,评一评好在哪里,哪里不足,在恰到好处时,教师全文范读,那绘声绘色的朗读,始终牵动着师生的心,特别是读到文章的最后一段,于老师哽咽了,他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产生了共鸣,在场师生都被于感动了,有的师生甚至在偷偷地抹眼泪。说如果让学生去唱读,有这种效果吗? (三)读中内化

课文之美能够意会,却很难言传,而反复阅读则能充分发挥出表情达意的作用。读书,不光要动口,还要动脑,心口合一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动脑就是就是要发挥丰富的想像力,意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意境。学生在熟读文章之后,围绕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问


几个为什么?想像文章所表达的情景,抽象为具体,加深学生对知识面的掌握,达到内化的目的。《月光曲》是一篇意境很深的文章,要让学生感受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达到知识点的内化,靠老师的讲述是不行的,有位洪老师在上这课的最后,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自己朗读文章的第九自然段,让学生在静静倾听的过程中,尽情地欣赏,尽情地想像,加深体会贝多芬的激动心情和盲姑娘自我陶醉的情态,这种在阅读中内化的方法在农村目前缺乏多媒体情况下,应该是一种好的手段。 (四)读中升华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咏诗也会咏。读书的目的不光是能领会文章的表情达意,更重要的是能够巧妙地运用所学的语言文字。读中领会,读后运用,就成了读书最终目的。于永正老师在教《第一次抱母亲》时,当同学们领悟到了母亲的无私和博大以及作者对母亲的那份拳拳之心之后,要求同学们再品读全文,然后问:你觉得你母亲怎么样?你们的母亲虽说不要那么任劳负重,但她是否很关爱你们,为你着想?同学们即刻涌跃发言,说出了很多生动的事例。于老师最后又问:你想对母亲说什么?同学们又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于老师精心的设计,恰到好处的拓展,使学生受益匪浅,知识真正得到了升华。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WM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