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心得_小儿抽搐治疗

2022-10-26 13:01: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心得_小儿抽搐治疗》,欢迎阅读!
小儿,惊厥,高热,抽搐,急救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心得_小儿抽搐治疗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心得_小儿抽搐治疗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XX1月到20XX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入院时采取急救措施并加强护理。结果:经过3h-3d的治疗与护理后,惊厥控制45例,97.8%高热缓解至正常者42例,占89.1%;降低在38.5°C以下3例,占6.5%;仍处39℃以上者1例,占2.2%。原发病临床治愈41例,好转5例。结论:及时迅速控制惊厥、高热,并进行精心的护理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 【关键词】 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 1 绪论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6个月至6岁患儿,尤以3岁内儿童多见,随着年龄的增加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率会逐渐减少[1]。临床表现上小儿高热惊厥可分为简单型和复杂型两种,简单型的高热惊厥长期预后良好,智力、学习、行为均无影响。复杂型高热惊厥如不及时处理,可使脑细胞损坏,严重者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癫痫和智力低下等并发症,其预后较差,约有1%-2%转为癫痫[2]。为了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我们收集并分析了20XX1月到20XX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临床资料并报道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性资料 选择20XX1月到20XX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其中男32例,14例,最小年龄为8个月,最大年龄为5岁,平均3.8岁。原发病分类:上呼吸道感染13例(占28.3%,急性扁桃体炎7(占15.2%,小儿肺炎11例(占23.9%,中毒性痢疾15例(占32.6%46患儿均符合均符合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体温均超过39℃,惊厥发作时间为30min-12h不等,发热后惊厥呈全身抽搐,并伴有意识丧失,发作后很快清醒,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遗传性疾病或其他脑损伤。

2.2 急救与护理方法 患儿入院后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儿解开衣扣去

1




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必要时将舌拉出以免后坠引起窒息。惊厥且严重发绀时,应立即吸氧,以减少低氧性脑损伤,吸氧浓度小于30%,流量为1-1.5L/分。采用药物止痉,采用用安定类药物注射,一般剂量为0.3-0.5mg/kg可选用鲁米那肌肉注射,10%水合氯醛射肛以及氯丙嗪配异丙嚷注射。对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高热而导致惊厥的患儿应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头部置冰枕或者冷毛巾湿敷前额,必要时采用药物降温的方法,可选用复方氨基比林肌注或者中药制剂清开灵注射液[3]在急救期间,密切观察患儿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变化,末梢循环、瞳孔大小、神志变化及尿量的变化,并做好记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医生。

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病室安静,整洁,避免过多的刺激,病房室温保持在20-21℃为宜,夏季应将患儿置于空调房内,以便于患儿散热,在患儿出汗多时应及时擦洗并更换衣物,防止出现褥疮。在患儿经过急救处理惊厥缓解后,注意观察患儿口腔是否有损伤,如有损伤应防止其感染。饮食上,惊厥发作时要暂禁饮食,由静脉输液维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缓解后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对患儿家属以及患儿加强心理护理,对家属进行小儿高热惊厥宣教,使其了解小儿高热惊厥的病理特征、治疗依据、预后护理方法等等。指导患儿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疲劳以及睡眠不足。患儿出院时,加强出院宣教,家长应鼓励小儿多进行户外活动,促进其适应外界环境的冷热变化,增强抵抗力,同时注意居室通风换气以及界温度变化情况。 3 结果

经过3h-3d的治疗与护理后,惊厥控制45例,占97.8%。高热缓解至正常42例,占89.1%;降低在38.5°C以下3例,占6.5%;仍处于39℃以上者1例,占2.2%。原发病临床治愈41例,好转5例。 4 讨论

高热惊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 3-4%的儿童至少生过一次高热惊厥。儿惊厥的发生原因是由于儿童大脑发育不完善,刺激的分析鉴别能力差,弱的刺激就可使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引起惊厥。高热惊厥的临床症状主要在于体温上升达到38.9℃-40.0℃,惊厥发作时呈全身性、对称性、强直性阵发痉挛,并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PW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