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评价

2023-04-04 19:45: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代诗人评价》,欢迎阅读!
唐代,诗人,评价


一、李白

李白的诗一贯与浪漫挂钩,也带着一丝神秘气息,似乎隐隐与他的传奇人生相呼应。他的人生态度可以用其一句诗形容:“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如“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他思怀家乡,纪念友人,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他抒发豪情、雄心壮志,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些诗的情感色彩浓重,笔风缥缈,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李白号称“诗仙”,其诗既清新飘逸,又豪迈奔放,更兼具丰富想象、轻快语言,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诗中常将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来造就瑰丽动人的意境,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他在诗中成功地塑造了自我,突出了自己的独特个性。他“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用以嘲讽权贵,展现追求,充分体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倜傥不群的形象。

李白所擅长的是七言歌行和绝句。七言歌行采用大开大合,跳跃跌宕的结构。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而诗中间的形象转换倏忽,往往省略过渡照应,似无迹可寻。诗的结尾多在情感高潮处戛然而止。

李白的五言和七言绝句则清新如口语。有的豪放不拘声律,近于散文,如《朝发白帝城》《静夜思》《送孟浩然之广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言、味外味,使人神远。

二、杜甫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影响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一般来说,诗即诗人生平经历。而杜甫的诗不仅如此,他的诗是历史的折射、兴衰的见证,惊天地泣鬼神。言及风格,不外乎“沉郁顿挫”,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又如“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内容多为政治黑暗、人民疾苦、社会动荡。

杜甫的诗极富气势,跌宕起伏。原因有三,一则年少优游,二则仕途多舛,三则战乱流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推己及人、推己及世,将自身的伤痛引申为贫民的疾苦、朝代的动荡,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更是千古绝唱,撼人心弦。

杜诗中,律诗占有重要地位。其成就着重表现在扩大了律诗的范围。他不

1






仅以律诗咏怀山水、宴游,更用律诗描述时事。最有名的当属《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全诗在声律句式上八句皆对,显得精密,及其考究。杜甫把这种格式写得飘逸清转,丝丝入扣,毫无痕迹,几乎使人忘之为律诗,功力可见一斑。

杜甫将诗引入了现实主义,此种现象从安史之乱后逐渐明晰。奸相当权,杜甫未能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他想到退隐,做“潇洒送日月”的隐士。但最终他没有逃避,用纪实的手法反映了国家的灾难、黎民的困苦,体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

他是一个伟大的诗人,无愧于“诗圣”之称,也值得后世人们的推崇与敬重。

三、元稹

最早读的元稹的诗还是那首《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当时还是在小学,诗印在古代诗词拓展阅读部分,每天背诵一两篇。心里只觉得讨厌,也不懂是什么意思,干巴巴地背诵出来。长大之后才觉出它的好来。

后来又读了他和莺莺的故事,只觉得可惜。写出那样诗的元稹,依然放弃了莺莺,为求取功名远赴长安。“通塞两不见,波澜各自起。与君相背飞,去去心如此。

后来,元稹娶了韦丛,一个与他同甘共苦的好姑娘。韦丛自幼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长得如花似玉,略通诗赋,还会做家务女红,是能上厅堂也能下厨房的贤妻。“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见他无衣衫到处翻箱倒柜,拔下头上金钗给他买酒。野蔬豆叶吃得甘美,古槐落叶当柴也无怨言。真是“贫贱夫妻百事哀”

可惜她英年早逝,元稹写下“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他会在她的坟头潸然落泪,可是他仍然会纳妾续娶。元稹与蜀中名妓薛涛的爱情故事有着许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不乏穿凿附会,但一个基本事实是清楚的,那就是元薛之间的确存在过爱恋,而且最后移情别恋的也是元稹。

也许那个时代的爱情就是这样的吧。仍然能够怀念,已经足以令人感动了。

四、李贺

想象特异,构思奇诡、色彩绮丽、语言峭拔、意境瑰艳、意象超常,这些特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L7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