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制度重在建设贵在落实004》,欢迎阅读!

广东****陶瓷有限公司
制度:重在建设,贵在落实—马余松
按照公司**总指示要求,我们公司将推行自检制度(自检控制计划/自检流程),现要求各有关部门学习如何在各自的岗位上建立自检体系,狠抓落实自检工作,现将有关知识摘录给大家学习。
一、认识自检:
制程检验又叫过程检验、也叫工序检验,也就是外企说的IPQC。包括六检分别是首检、自检、互检、巡检、专检、末检。我们这里说的自检重点强调首检、自检、互检三检制。
1、首检:只要5M1E(操作者、设备、材料、工艺方法、测量方法和环境)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改变,则需要首检或重新首检。
2、自检:每做完一产品后对自己所在工序操作内容进行检查,包括开机(生产)前对:机、料、环检查,多指在生产 现场可以直接检验的项目如外观目测。 3、互检:每接到一产品时自己先对前一工序操作内容进行检查。 4、自检三不原则:不接受不良品、不生产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
5、自检依据:自检质量控制计划、公司各项操作标准、技术标准与管理制度等。 6、自检意义:下道工序就是我们的顾客,只有全体员工自检(产品在我手中,质量在我心中)才能保证最早发现问题,避免不良品在制程中流动,才不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成本,才不会将不良品送到客户手里,才不会影响公司声誉以及造成更大损失。
二、如何提升基层员工自检意识:
我们具体建议如下,各部门可参考其中一二。
1、针对生产线上的员工,做好基本的品质方面的培训,让他们了解品质概念,品质手法,品质的重要性,针对班长,则需要进一步的培训,心中时刻有品质第一意识。
2、要让他们知道不按正确的方法操作会带来什么质量后果 3、要让他们知道不按正确的方法操作会带来什么经济上的后果 4、要有完善的监督措施来促进他们按正确的方法操作;
5、要持之以恒地对他们进行正确操作方法的灌输,即培训; 6、要让有良好自检意识的人得到应有的回报,树立榜样作用 7、方法+情感+奖惩=员工自检意识
8、用钱来体现不良报废.每次当我告诉员工一个失误会损失多少钱时,员工一定记忆深刻;
9、用比较来提醒员工.每次当我把每个员工造成的损失列表贴在车间门口时,排名靠前的员工都感到压力大.
10、用考核(实施天天考核)来管理员工,每次我把每个员工的具体的加减分算入月份奖金后,每个少拿或多拿奖金的员工都很清楚为什么,恩威并施,可能光谈教育还不能使作业员足够认识,但涉及到钱的时候,他们的积极性就会极大提高了。
11、用专题提案改善来增加参与,每次员工参与一个专题后,他都有一番感悟,你要是引导得好,感悟绝对是正面的 12、用交流来消除误解,每次员工和其他车间或工种进行工作交流后,对其他工位的品质要求也会提高。
第 1 页 共 3 页
广东****陶瓷有限公司
制度:重在建设,贵在落实—马余松
三、如何全面认识制度建设与落实执行:
制度建设是一个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制度的动态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制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完善的制度建设是开展好各项 工作的前提,分析各类事故、各类问题产生的原因,表象看多为偶然,实质暴露的是多为制度和监管的缺失。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部门如果没有规矩,或者有了规章制度而不去抓落实,就会一团糟。只要你深入实际,留心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制度不落实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制度不完善。有的部门在管理过程中不注意结合实际及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让基层没有操作依据;有的制度已经过时也不及时修改完善,使之形同虚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有的对那些在实践中实行后明显感到有问题或行不通的制度不予以废止,让下面无法贯彻,甚至起着相反的作用,等等。因制度的不完善,影响了管理效率。二是落实不自觉。“法不严则不力,治不严则无获”。我们常常看到许多部门制定了很多规章制度。然而,很多时候,有些制度只是挂在嘴上,贴在墙上,不认真抓落实,在检查考核时,突击“落实制度”,平时落实却很乏力,造成许多制度流于形式,似有若无,使制度失去应有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三是督查不严格。不愿唱“黑脸”,“温柔”处之。有些主管在平时工作中或检查落实规章制度时,对发现的问题,“犹抱琵琶半遮面”,“蜻蜓点水”,“和稀泥、抹光墙”,碍于是上下级关系,放不下情面,拉不下脸面,怕报复不敢于批评和处理,使制度得不到很好的贯彻执行,结果是贻误了工作。四是创新不到位。有的部门不注意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包括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的变化,及时研究制定与之相符合的制度,加强对人的和事的管理促进事业的发展;有的在实践中已经摸索出许多好的管理措施和办法,也不下功夫进行总结,把它上升为制度固定下来。总之是该创新的不创新,该完善的不完善,该项废止不废止,该落实不落实,该项查处的不查处。
当前,抓好制度的贯彻落实有许多工作要做,特别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多想办法,狠下功夫。
一是认识要深化。制度建设是抓好工作的根本。邓小平同志曾极其精辟地指出:“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欲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欲求流之远者,必先浚其泉源”。落实制度首先必须抓好制度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在学习中强化落实制度的自觉意识,在思想上始终筑牢“制度”就是“法”的观念,一心向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始终绷紧制度这根“弦”,无论是忙还是闲,始终戴上制度的“紧箍咒”,自觉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焉”。 所以作为我们干部,必须要把谨慎制定制度、组织学习制度,自觉执行制度,严格监督制度执行与持续改进制度机制作为自我合格素质的基本要求。
二是职责要明确。有这样一个“冷幽默”:一家三口住进了新房,妻子见丈夫和儿子不讲卫生,就在家里写了一条标语,“讲究卫生,人人有责”。儿子放学回家,见了标语,拿起笔把标语改为“讲究卫生,大人有责”。第二天,丈夫见了,把标语改成“讲究卫生,太太有责”。太太见后,一气之下,也将“太太”两个字下边的点涂掉,在上方加了一点,变成了“讲究卫生,犬犬有责”———让他们家的两只狗负责了。我们讲的履职尽责工作机制,绝不能像这样让人有空
第 2 页 共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Im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