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运用师生共读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2022-08-15 01:15: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效运用师生共读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欢迎阅读!
师生,运用,兴趣,有效,提高
有效运用师生共读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作者: 施冬梅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3年第7



江苏启东市徐龙小学(226262) 施冬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六年的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这样的阅读任务,光靠课堂上的阅读时间是远远不能实现的。因此,增加课外阅读量必不可少。遗憾的是,目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却面临着诸多困难:学生缺乏课外阅读兴趣、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检查力度、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提高……基于此种情况,本人认为,可以有效运用师生共读来解决这一问题。师生共读不但符合新课程标准,更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所大力倡导的大阅读观。那么,究竟如何实施师生共读呢?

一、选择适合师生共读的内容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好奇心较强,因此在师生共读的时候必须要选择适合小学的内容。比如《海的女儿》《小老虎历险记》《三个小宠物》等,这些都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喜爱的书不一定适合师生共读,师生共读必须要选择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比如,我们班的很多学生都喜欢《鸡皮疙瘩》以及《冒险小虎队》等书目。这些儿童阅读书虽然非常流行,但是并不适合进行师生共读,因为这些儿童书籍还不够优秀,缺乏师生共读的价值。

我认为,师生共读应该选择那些有一定阅读价值的儿童书籍,而非那些供儿童娱乐的书籍。阅读的内容应该具备一定的梯度,可以让小学生理解,但是理解起来又有点难度的书籍,让其“跳一跳就可以够到桃子”,吃这样的“桃子”虽然费力,但是也是最好吃的。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是:师生共读的内容不能过于深奥,这样会打击学生阅读的自信心,也会扼杀小学生早期阅读的兴趣。我建议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知识和心理需要选择不同的师生共读书目。比如,低年级的时候可以选择《小猪唏哩呼噜》《大卫,不可以》等书籍来共同阅读;中年级的时候可以选择《夏洛的网》《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书籍来共同阅读;高年级的时候可以选择《草房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书籍来共同阅读。这样的师生共读内容安排可以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阅读需要,让小学生在阅读这些书籍的过程中不断提高阅读技巧和阅读兴趣,帮助其心智的成长。

二、科学安排师生共读的时间

有了适合的阅读内容,我们还要保证师生共读的时间。我认为,师生共读的时间可以在课堂内也可以在课堂外。例如,每周我都至少给学生提供三次在校阅读的时间,每次阅读时间都20分钟左右。这20分钟就是我们师生共读的美好时间,师生可以一起享受读书的快乐。除此之外,我每天都尽量少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取而代之的是要求每位学生回家后都至少阅读10分钟的书,并做适量的读书笔记,第二天交给教师检查和指导阅读。教师还需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我在班里的图书角每天都会摆放一些书籍让学生进行阅读,我也偶尔会翻看,这样学生也会被我的热情所感染,利用课余时间翻看书籍。

我在课堂教学中也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提供师生共读的机会。比如,我在执教《草原》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老舍的语言风格,就与学生共读了老舍的《养花》和《北京的春节》;执教《三顾茅庐》的时候,我与学生共读了《三国演义》的相关章节;在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时候,我与学生共读了《水浒传》的相关章节…一

三、选择适合师生共读的方法




师生共读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必须要遵循的一个宗旨就是,要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可以让学生先阅读,然后教师点评和指导;可以教师先读,然后让学生跟读等。但是,我认为师生共读的最高境界应该是随性而为,在无形中实现师生共读。

记得有一年春游,全班正在野炊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学生吟诵起了《咏柳》,他的吟诵立刻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注意。细问之下,原来他是因为看到了河边的垂柳有感而发。听到这里,我灵机一动,我们何不开展一个关于春天的朗诵比赛呢?于是,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了男女两组。比赛刚开始,王同学就指着河里几只正在洗澡的鸭子说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听到她如此切情切景地朗诵,男生也不甘示弱。李同学指着远处几棵开满梨花的梨树朗诵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这样,很多关于春天的诗句都从学生的口中涌现出来,比赛进行得十分激烈。再加上我适当的点评,师生共读就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如涓涓的溪流般开展起来。除此之外,我还把师生共读与课间的游戏相结合;把师生共读与漫画图解相结合。这些多样的师生共读方式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了高质量的师生共读。

师生共读是提高小学生阅读量以及增强其阅读兴趣的有效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兴趣,我们在师生共读的时候必须要选择适合师生共读的内容,保障师生共读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要选择好师生共读的方法。我相信,只要做好这三点,我们的师生共读就一定会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责编 刘宇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IN.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