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肝素结合蛋白和降钙素原在细菌性颅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2-12-26 19:52: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脑脊液肝素结合蛋白和降钙素原在细菌性颅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欢迎阅读!
脑脊液,肝素,细菌性,颅内,蛋白
脑脊液肝素结合蛋白和降钙素原在细菌性颅内感染诊断中的

应用效果研究

【摘 要】目的:分析细菌性颅内感染诊断中检测患者脑脊液肝素结合蛋白(HBP)和降钙素元(PCT)的价值。方法:任选2016.6月至2017.6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颅内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重点,根据病原性类型分为细菌性颅内感染患者(A组,12例)、病毒性颅内感染患者(B组,14例)、结核性颅内感染患者(C组,10例)、隐球菌性颅内感染患者

D组,14例),另随机选在我院治疗的非颅内感染性疾病患者20例作为E组,比较ABCDE五组脑脊液HBPPCT水平差异。结果:ABCDE五组在TPGluHBPWBC水平上比较差异性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CT水平上比较,A0.15ng/ml)和E组(0.9ng/ml)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B0.11ng/ml)、C0.11ng/ml)、D0.12ng/ml)、E0.9ng/ml)四组在PCT水平上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非颅内感染患者相比,颅内感患者TPGluHBPWBCPTC水平较高,通过检测TPGluHBPWBCPTC水平,可以诊断颅内感染和非颅内感染患者;和其他病原性颅内感染患者比较,细菌性颅内感染患者的TPHBPWBCPTC水平明显偏高,由此可知,通过检测颅内感染患者的TPHBPWBCPTC水平,可以作为诊断细菌性颅内感染患者的判断依据。

【关键词】脑脊液肝素结合蛋白;降钙素原;细菌性颅内感染;诊断

颅内感染是颅脑外伤并发症之一,当前,医学界已将颅内感染列为医院四大常见感染之一,作为常见感染,引起颅内感染的因素有多种,包括术后细菌入侵感染、病毒感染、霉菌感染等[1],根据其感染类型或病原性类型,医学界又将颅内感染分为细菌性颅内感染、病毒性颅内感染、结核性颅内感染等,颅内感染作为并发症虽然可以治疗控制,若没有及时发现或无法确诊,伴随着病情加重,进一步威胁患者生命。因此,诊断颅内感染患者和确诊颅内感染类型,对后期治疗给药具有指导意义。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检测颅内感染患者的HBPPCT水平,分析HBPPCT对诊断颅内感染的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所选研究资料

研究开展所选研究资料50例颅内感染患者和20例非颅内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年龄跨度2050岁,均龄(36.33±1.09)岁,男女性各占37例和33例。在50例颅内感染患者中,12例为细菌性颅内感染患者,定为A组;14例为病毒性颅内感染患者,定为B组;10例为结核性颅内感染患者,定为C组;14例为隐球菌性颅内感染患者,定为D组;另将20例非颅内感染患者定为E组。A组男女性各7例,5例;B组男女性各7例,7例;C组男女性各6例,4例;D组男女性各8例,6例;E组男女性各9例,11例。 1.2方法

1.2.1研究采用到的医学仪器包括全自动生化仪、电化学发光分析仪、酶标仪、牛鲍

氏计数盘等;采用到的试剂包括脑脊液/尿液蛋白测定试剂、PCT测定试剂、HBP测定试剂等。 1.2.2标本采集及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的脑脊液标本由临床医生采集,标记姓名,随后送达检验室待检。将脑脊液标本离心,取清液,零下80环境保存。脑脊液白细胞计数(WBC)用牛鲍氏计数盘计数,PTC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HBPELISA法检测,患者脑脊液中总蛋白(TP)、葡萄糖Glu)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 1.3观察指标


以所有患者脑脊液中TPGluHBPWBCPTC为观察指标,分析ABCDE组这几个观察指标水平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有数据的统计计算均采用20.0版本的软件SPSS处理,所得数据采用(x-±s表示,差异性分析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表示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 五组TPGluHBPWBCPTC水平统计(x-±s

注:A组和BCDE组在TPGluHBPWBCPTC水平上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E组在PTC水平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ABCDE五组脑脊液中TPGluHBPWBCPTC水平检测结果如下表1。由1可知,ABCDE五组在TPGluHBPWBC水平上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E组在PTC水平上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E四组在PTC水平上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B组的Glu水平高于A组,A组的TPHBPWBCPTC水平皆高于其他四组,由此可知,细菌性颅内感染患者的TPGluHBPWBCPTC水平比其他病原性颅内感染患者和非颅内感染患者的水平要高,这一特点可以明显的诊断出细菌性颅内感染患者。 3.结论

颅内感染多由颅脑外伤或颅脑手术后引起,发生颅内感染后患者常表现为乏力、头疼、发热等症状[2],当前颅内感染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但治疗不及时,或没有及时诊断,随着感染加重,可诱发脑膜炎、脑炎等疾病,进而威胁患者生命健康[3]。为了让颅内感染患者第一时间的接受对症治疗,诊断颅内感染类型对用药具有指导作用。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各项医学仪器的支持,当前用于诊断颅内感染的方法有多种。医学研究得出,肝素结合蛋白(HBP存在于人体中性粒细胞中,当其受细菌刺激时,人体中性粒细胞会释放出HBP,受细菌刺激加剧,HBP的释放量也随之增加,因此,医学界认为HBP对炎症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可以将其作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指标[4]。一般正常人脑脊液中总蛋白(TP)含量在150400mg/l范围内,若TP出现异常增高现象,则意味着各种中枢系统发生感染,因此,脑脊液中TP被作为诊断颅内感染的指标之一。正常人体中脑脊液白细胞(WBC)数量在0.01×109/l下,当脑脊液白细胞数量增加时,意味着人体脑膜受到刺激,或发生炎性病变,是以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也被用来判断人体脑膜是否受到细菌刺激,或发生炎性病变。降钙素原(PCT作为一种蛋白质,存在于人体血浆中,当人体遭受细菌、真菌或寄生虫感染,PC在血浆中的浓度增高,因此PCT水平也被作为判断人体是否遭遇细菌等感染的重要指标。在本研究中,旨在分析HBPPCT用于诊断细菌性颅内感染的应用价值,通过比较细菌性颅内感染患者、病毒性颅内感染患者、结核性颅内感染患者、隐球菌性颅内感染患者、非颅内感染性疾病患者的TPGluHBPWBCPTC水平,可以发现,颅内感染患者的TPGluHBPWBCPTC水平高于非颅内感染患者,细菌性颅内感染患者的TPHBPWBCPTC水平高于其他病原性颅内感染和非颅内感染患者,由此可知,这几个指标可以作为诊断细菌性颅内感染患者的判断标准,具有指导价值。李幽然等人[5]研究PTC对鉴别颅内细菌性感染和无菌性脑膜炎中指出,除了PTC,脑脊液中TPHBPWBC等也可作为诊断颅内细菌性感染的重要指标,同时,这几个指标对鉴别颅内细菌性感染具有指导价值。本研究结论和李幽然等人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再次证实了PTCTPHBPWBC等指标对诊断细菌性颅内感染的价值。总之,在诊断细菌性颅内感染患者中,可以通过检测患者的TPGluHBPWBCPTC水平来判断,以指导患者后期对症治疗。 参考文献: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He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