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1年10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美学试卷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美学思想是( A )
A.系统的理论思考 B.朦胧的审美体验 C.具体的审美活动 D.主观的审美感受 2.鲍姆嘉通认为,美学是研究( D )
A.美的科学 B.艺术的科学 C.美感经验的科学 D.感性认识的科学 3.在审美心理结构中处于最高位置的是( B )
A.审美趣味 B.审美理想 C.审美需要 D.审美观念
4.“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句话说明审美对象具有( D ) A.实体性 B.确定性 C.有限性 D.开放性 5.审美对象是( D )
A.先于审美主体而存在的 B.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前提 C.由审美主体主观创造的 D.在审美活动中现实生成的 6.提出“劳动先于艺术”这一命题的美学家是( B )
A.马克思 B.普列汉诺夫 C.卢卡契 D.列宁 7.在审美形态的划分标准中,统摄性是指( D )
A.同一性 B.地域性 C.融具体于抽象 D.集杂多于统一 8.明确把美划分为“秀美”与“威严”两种类型的美学家是( A )
A.西塞罗 B.休谟 C.黑格尔 D.席勒 9.审美形态具有民族性与世界性,这说明了审美形态的( D )
A.普适性 B.历史性 C.贯通性 D.二重性 10.认为优美不会给人带来任何压抑的美学家是( A )
A.康德 B.荷迦兹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11.开启现代丑学的是( D )
A.波德莱尔的《恶之花》 B.雨果的《克伦威尔〉序》 C.阿多诺的《美学理论》 D.罗森克兰兹的《丑的美学》 12.博克进行比较研究的两种审美形态是( D )
A.悲剧与喜剧 B.荒诞与丑 C.壮美与滑穭 D.优美与崇高 13.杜威的美学思想属于( B )
A.解释学 B.实用主义 C.存在主义 D.分析美学 14.叔本华认为审美是一种( D )
A.感性活动 B.理性活动 C.意志活动 D.观审活动 15.“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的( A )
A.比德说 B.畅神说 C.言志说 D.比兴说 16.夏夫兹博里认为,审辨美丑的能力依赖于( A )
A.内在感官 B.外在感官 C.视觉器官 D.听觉器官 17.在英加登看来,审美经验开始于( C )
A.审美感知 B.审美理解 C.原始情感 D.原始想象
18.审美经验中最活跃的要素是( C )
A.感知 B.想象 C.情感 D.理解 19.立普斯提出了( B )
A.净化说 B.移情说 C.心理距离说 D.审美距离说 20.雕塑属于( C )
A.时间艺术 B.语言艺术 C.空间艺术 D.视听艺术 21.但丁提出,文学作品除了字面意义外,还有( B )
A.抽象的意义 B.神秘的意义 C.现代的意义 D.传统的意义 22.艺术接受的核心是( D )
A.形式的鉴赏 B.作品的评价 C.意义的阐释 D.意象的重建 23.黑格尔认为古典型艺术的代表是( D )
A.古埃及的雕刻 B.古埃及的建筑 C.古巴比伦的建筑 D.古希腊的雕刻 24.“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这句话指的是艺术创造活动中的( A ) A.艺术想象力 B.艺术敏感 C.艺术技巧 D.艺术灵感 25.克莱夫.贝尔提出的艺术理论是( B )
A.心理距离说 B.有意味的形式说 C.欲望升华说 D.集体无意识说 26.美育在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开始于( B )
A.明清 B.近代 C.现代 D.当代 27.提出“美育群材,其犹人之于艺乎”的是( B )
A.孔子 B.徐幹 C.孟子 D.王勃 28.席勒认为实现自由的唯一途径是( D )
A.人格教育 B.情感教育 C.道德教育 D.审美教育 29.贺拉斯“寓教于乐”的原则强调( A )
A.美育与德育的统一 B.美育与智育的统一 C.美育与体育的统一 D.德育与智育的统一 30.美育的怡情养性功能指的是( A )
A.通过调节达到心理平衡B.追求智力的提高 C.依靠强制的手段 D.依靠道德说教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审美经验的直观性包括( BE )
A.非理性直观 B.本质直观 C.理性直观 D.知性直观 E.感性直观 32.审美理解的特征有( DE )
A.想象性 B.情感性 C.概念性 D.非概念性 E.多义性 33.对广义的美育理解正确的有( ABD )
A.泛指审美活动具有的教育功能 B.泛指利用审美塑造人的教育活动 C.泛指社会、学校、家庭进行的教育活动 D.具有感染人、影响人、教育人的功能 E.与智育、德育无关
34.在美育与宗教的关系上,蔡元培认为( BCD )
A.美育是民族的,宗教是世界的 B.美育是进步的,宗教是保守的 C.美育是普及的,宗教是有界的 D.美育是自由的,宗教是强制的 E.美育是理性的,宗教是感性的
35.“艺术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有( ABC )
A.康德 B.席勒 C.斯宾塞 D.温克尔曼 E.费希特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36.简述美学与社会科学的差异。
答:(1)研究对象不同。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审美活动,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则是社会关
系。
(2)研究方法不同。美学研究要求主体亲自体验和参与,社会科学则要求排除主体的情感介入。
37.简述审美体验的整体性特征。
答:(1)是诸种人生体验的浓缩和凝聚。
(2)是各种实际人生体验的净化和升华。
(3)是对人生整体价值和根本意义的领悟和玩味。 38.简述荒诞的基本特点。
答:(1)是诸种人生体验的浓缩和凝聚。
(2)是各种实际人生体验的净化和升华。
(3)是对人生整体价值和根本意义的领悟和玩味。 39.简述审美形态的兼容性。
答:(1)审美形态是多种审美因素的有机融合。
(2)审美形态可以与各种审美风格和艺术体裁相容。 40.简述审美经验的非功利性特征。 答:(1)从审美对象的角度看,审美经验只涉及事物的外观和形式,与事物的实际存在无关,因此不会与对象发生利害关系。
(2)从审美主体的角度看,审美经验的基本功能在于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这就要求排除各种功利因素的干扰。 41.简述梁启超的美育思想。
答:(1)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不同于强制教育。
(2)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具有动之以情的特征。 (3)美育以感化的方式教育人。 四、论述题:本题10分。
42.试论审美理想与人生理想的关系。
答:(1)审美理想作为一种人生修养,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活动通过诉诸人的情感,使主体的人生信念更加坚定,从而对主体的人生理想带来巨大影响。
(2)审美理想并不仅仅是审美活动本身的产物,而是主体全部人生实践的结晶,因此人生理想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审美理想。 五、分析说明题:本题14分。
43.结合下面的诗歌,谈谈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答:(1)虚拟性。艺术意象具有非现实性,是由艺术家虚构和创造出来的。
(2)直观性。艺术意象可以被主体直接感知,不需经过自觉的理性反思。 (3)想象性。艺术意象是想象的产物,不同于单纯的回忆表象。
(4)情感性。艺术家创造意象的活动饱含着情感,因而意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E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