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退休制度研究

2022-10-17 04:08: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国退休制度研究》,欢迎阅读!
退休,制度,我国,研究


我国退休制度研究

退休制度是指在职人员达到国家法律规定的一定条件后, 就退出职务, 享受一定待遇的



制度。退休制度作为一项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退休制度是否正确,是否适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我国退休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大致可以发分为五个时期。 一,创建时期( 1950-1958

1

新中国建立初期效仿前苏联, 选择的是国家保险模式, 其宗旨是 “最充分满足有劳动能





力者的需要,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并维持其工作能力” 。因此,退休制度也带有浓厚的福利性色彩。 1950 3 15 日发布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退休人员处理办 法的通知》 是第一个退休法规 , 干部和工人实行的是统一的退休制度 , 规定在当时的党政机关以及海关、铁路、邮电等公共服务部门领取工资的工作人员 , 退休时可以一次性领取一笔退休费。



2 1951 2 26 ,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条例 规定男职工的退休年龄为

60 周岁 , 女职工的退休年龄为

50 周岁。

3 1953 1 2 日政务院对《条例》作了修订。

4 1955 年国务院颁布的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 ,将一次性发放退休金 改为按月发放, 按个人工作年限规定了不同的待遇标准, 这一规定一直沿用至今。

二,调整时期( 1958-1966

1958 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工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是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

人员和企业职工实行了统一的退休办法,将企业和机关女职员的退休年龄统一规定为 岁,女工人为 50 周岁 ,我国还确立了军官的退休制度 更多的群体被纳入到退休制度的体系中。

三,停滞时期( 1966-1976

由于十年文化大革命,政治经济体制遭到严重的破坏,退休制度也陷于停滞时期。 四,重建时期( 1976-1986 为了修复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破坏,从

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了退休和离休人员两个群体不同的待遇, 为优厚的离休制度

五,改革时期( 1986- 至今)

由于传统的养老退休制度也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进行了改革, 养老保险逐步在国营企业中实行退休费的社会统筹, 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

1997 7

月国务院出台了

原有的退休制度在这一时期

并正式提出了社会统筹与 《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







并把女干部的退休年龄提 55 周岁,

55



并补充了集体制单位的退休制度

1978 年开始进入全面修复时期,退休制度也进入

,对干部和工人的退休、退职待遇进行了修改,区分

并在 1980

年针对干部群体制定了在退休待遇上更

了修复期, 1978 年国务院同时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统一了全国各地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中国养老保险制度 原来的退休社会保险制度的转型,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退休制度中的弊端。

纵观我国退休制度的发展, 可以看出, 我国政府不断的根据社会实际条件的变化来调整

退休制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弥补原有的退休制度的缺陷, 速发展,现存的退休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

其弊端大体可以从三个角度分析: 一,国家财政角度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






根据我国现行的退休政策,



男性职工一般在 60 岁退休, 女干部在 55 岁退休, 女职工在



50 岁退休。该退休年龄的确定是根据我国建国初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男女平均寿命而确定的,但是 60 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医疗水平大大提高,使得人口平均寿 命已从 20 世纪 50 年代的 50 岁左右 , 休年龄的偏低大大增加了我国的财政负担。 退休, 享受养老金。 由于政策实施的不规范

二,人力资源角度

上升到 1995 年的 68.128 (











) 71(





) 。退

另一方面, 提前退休现象严重。 提前退休是指未到法定退休年龄, 出现法定事由后即可

许多企业机关为了个人利益而为职工办理非正





规的提前退休,这种只顾企业个人利益的行为导致了政府机关财政责任的加重。















当前社会的普遍现象是女性的人均寿命普遍高于男性,但是女性的退休年龄却低于男

短,当然女性的身体条件确实不如男性,

但是并不代表在其合适的岗位上,





性,就难男女工人比较, 两者退休年龄就相差十岁,女性的寿命长,但是反而工作的时间更

就不可以保持同



男性相同的工作年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人力资源的一大浪费。

在另一方面,由于退休年龄的硬性规定使得男性不得不在

岁退休,然而这是否就代表了男性在60 大部分研究结果表示,

60 岁退休,女性不得不在 55

此外

岁,女性在 55 岁就一定丧失了劳动能力呢?不是的,

, 由于他们的职业生涯与企业的发 责任感更强。 让他们提前退休不仅



在当前社会 很多已过退休年龄的男女性仍有较好的劳动能力,

他们在专业技术和工作经验方面是年轻人所无法比拟的 展联系得非常紧密, 他们的工作态度比年轻人更加积极,

浪费人力资源,而且增加财政负担。这种“一刀切”的退休制度,劳动者接受教育的时间越 长,国家和家庭对其的投入越大,其利用率反而越低,人力资本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失衡。

三,社会公平角度

















由于不同群体之间退休条件、养老制度 工资水平、 计发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退休待遇

的差距比较大。 公务员的退休待遇要明显优于事业单位人员, 大超过企业职工, 企业职工的退休待遇要大大超过城乡居民, 东部覆盖率更大。 不同阶层人员的退休待遇差异,

会的不公平,对于社会矛盾的激化也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

的确,当前我国的退休制度从以上角度来说有缺憾。



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待遇要大 而且在养老保险的覆盖率来说,

加剧了社









以及不同地区的退休待遇差异,

针对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延长养老金

从我国当

领取年龄这一做法, 我有相反的看法。不同的国家,国情不同,若在我国突然要施行延长养 老金年龄这一作法, 必然会引起很多的矛盾很反对。首先,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前的严峻的就业形势来说, 延长养老金这一做法, 求,现在年老的员工又不退休, 这就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员来说,延长养老金领取年龄,

会加剧就业矛盾。 本来许多岗位就供不应

使得许多的职位空不出来,年轻人工作得不到落实,这样会 追根溯源是我国老龄化愈加严重,

养老负担重, 政府没有承



激化很多的社会矛盾。 再者,延长养老金领取年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财政缺口的问题, 担转制成本、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基金管理的问题。最后,从人们的角度出发,对于公职人

他们是乐见其成的,然而对于普遍的劳动大众来说呢,

还要再延长工作年限,会激发其怨愤。从以上











这就

不一定了, 在经过了这么多年辛苦工作之后,

当前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实行弹性退休政策,

是谁来控制退休年龄,

至关重要, 大家都知道一点,权力滋生腐败, 重,至少有很多的问题要解决。

总总来讲,要延长养老金领取年龄在我国还需要一段时间。

但是这一政策仍有许多问题要解决, 首先就

怎么控制退休年龄, 以一种什么样的标准来控制呢?任何一个环节都

再让官员们把住退休这一权柄,所导致的问题

因此要实行弹性养老政策,











会更多, 并且公众对于不确定的因素也难以把握,







可以说困难重



针对当前我国国情, 我的看法是目前应保持当前的退休制度

的问题, 但任何事情的解决都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完成,

目前退休制度的确有很多

不是政府仅仅颁布一条延长退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Dm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