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微讲座助力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微讲座助力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
作者:赵莉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第23期
摘 要 小学生微讲座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动手动脑、搜集整理加工素材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 微讲座;小组合作;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3-0013-02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科技手段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1]。我国中小学实行信息技术教学多年,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成为信息技术教学的一大难题。
针对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微讲座对潜移默化地在学、用信息技术的氛围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很大的帮助。合肥市巢湖路小学正在进行《提升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策略》课题研究,教师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类型的微讲座,在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收获一系列经验和教训。
1 微讲座特点分析
“微”者“小”矣,成语有“以小见大”。微讲座,顾名思义,针对某个特定主题,在10分钟内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有准备的演讲。这意味着每位演讲者都会尽可能地将其观点变得明确、清晰以及有意思,甚至互动,于是小学生作为观众就不会觉得它无趣、冗长、沉闷。学生能深深地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同时也能学习到同学们的演讲技巧,适宜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合肥市巢湖路小学微讲座的讲授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讲座对象为学生,针对特定学生,选择短小精悍的主题,短时间内传递某一专业方面的知识。 2 学科整合,利用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
计算机与互联网改变了知识存储和传递的方式,“微”事物应运而生,如微信、微博、微小说、微电影等,微时代来临。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知识的传递变得便捷,让小学生开微讲座,成为教学方式的一种微创新[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互联网特有的开放性,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手段。语文课或者其他学科上课前,需要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信息:有的是某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有的是中国历史知识,有的是仿生学方面的知识,有的是覆盖面广泛、富有教育意义和说服力的数据材料。如五年级同学贺梓铭的微讲座《十面霾伏》,不仅轻松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进行了网络搜集、整理素材的操作,把雾霾的危害、成因综合整理制作成微讲座,利用幻灯片进行展示,分享给小伙伴,成功地进行了一次科普知识的普及,和小伙伴们之间的沟通愉悦,环保知识的传递也更有效。
3 内容丰富,刺激多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
“微讲座”利用多媒体、动听的音乐强烈地刺激学生的视听器官,小伙伴引出的问题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发了学生在整堂课中都积极思考、探究原委的好奇心。最后互动环节大胆创新,设置有奖问答,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通过对互联网知识的查找、分析、整合,也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综合分析能力。
学校四年级语文教师课前需要学生了解仿生学知识,结合开展的“十二五”课题《提升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策略》,指导教师辅导学生进行了《人类的老师》微讲座。学生兴趣盎然,各种仿生学知识前所未有地冲击着他们的大脑:模仿螳螂臂发明了锯子,模仿长颈鹿发明了抗荷服,模仿青蛙眼发明了电子蛙眼……植物世界奥秘也不少,如模拟苍耳发明了尼龙搭扣。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片展示,视频、动画原理介绍,把复杂难懂的仿生学原理介绍得简单明了。最后游戏环节,检测他们的听力,学生一饱耳福。微讲座的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 微讲座可以讨论书本上的知识,也可以是生活小妙招、科学小实验等。在课题《提升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策略》研究过程中,学校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夏天灭蚊的好方法》,搜集并且整理很多生活中简单实用的灭蚊方法,边说边实验,现场制作,教会大家利用简单的维生素B2药片制作灭蚊水,夏天有效防止蚊虫的骚扰。学生自己动手,解决了生活中的一大难题,还可以和身边的人一起分享,微讲座可以说是受益无穷。 4 微讲座不微,小学合作探究创新多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好广泛,但是由于基础能力的差异,学生动手能力分层很明显。教师在布置讲座内容后,可以使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四人或六人一组,有的搜集文字资料,有的负责图片资料,有的负责视频资料,有的负责审核,有的负责整理制作,有的负责演讲。根据学生的专长,合理安排。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角色,丰富知识,展示自我,促进个性发展。微讲座的任务下达以后,教师追踪指导,协助解决难题,配合学生开展讲座。这样的团队合作有力吸引学生参与。不仅学生,甚至能让家长参与其中。
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智能手机等通信装备及QQ、微信等社交应用的出现,让学生在参与制作微讲座的过程中能够沟通交流,家长也能提供帮助。一些学生能够使用美图秀秀等软件美化图片,通过QQ上传图片,供同学共享;制作好的微讲座以讲座形式开展,内容可以即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9Q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