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二外日语应用会话能力的教学方法

2023-06-17 23:3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提高二外日语应用会话能力的教学方法》,欢迎阅读!
日语,二外,教学方法,浅析,会话
浅析提高二外日语应用会话能力的教学方法

摘要】日语作为一种语言,其应用会话能力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目前各高校的第二外语(日语)教学只单纯注重单词、语法、阅读的教授,而忽视了听与说等应用能力的培养。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已不能再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本论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索,旨在研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合理安排会话内容,充分利用先进而丰富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丰富的课堂会话训练活动,实施英日对比的教学方法,对大班试验组与小班对照组授课进行效果对比研究,研发合适的二外教材及辅助教材,从而总结出一套提高第二外语(日语)应用会话能力教学方法。

【关键词】会话能力 教学方法 第二外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01702

一、日语教育在我国的重要意义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国际之间交流越来越频繁,竞争激烈的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通用型、一专多能型人才深受欢迎。高校外语专业的学生除了努力做到熟练掌握专业外语——第一外语之外,也在积极提高第二外语水平以适应社会对复合型双语以及多语人才的需求。

日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由于日本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一亿两千万,所以从人数上来讲,日语已经成为世界第六大语言,并且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在学习日语。在中国,日本是对华投资额最大的国家,位居我国十大贸易伙伴之首。在中国对外经济的四个主要方面,日本都处于显著地位,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仅在农业方面,作为农业发达国家的日本,关于农业产业结构、生产要素配置、农科技教育、农村经济组织的建设、生态农业建设、观光农业建设、开拓产品市场等相关先进经验和技术都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及与国际接轨产生深刻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日两国在经济方面的合作将会进一步增加,同时教育、文化、农业等其他方面的交往也将会日益频繁。中日两国的互惠合作,将对未来亚洲,乃至世界的发展和繁荣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未来市场将需要大批既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又懂日语的人才。高校日语二外教学越来越受到社会界的关注。

二、中国高校第二外语(日语)教学现状

第二外语是针对外语专业本科三、四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其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日语基础知识,不仅具有一定的阅读、口笔译以及初步的写作能力,而且可以通过这门语言获取其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同时,适当向学生介绍日本的风土民情、历史文化,为进一步了解日本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一般能够达到日本国际教育协会及国际交流基金主办的日语能力三、四级水平。

然而,当前在各大高校主要向英语专业大三、大四学生开设第二外语(日语)课程。其课程的特殊性不仅对任课教师有效实施日语课教学带来困难,同时也阻碍了学生日语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从客观方面上看,日语二外教学时间较短

120220学时)、内容浅显,而且上课学生人数较多,缺乏大量的练习,不能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另一方面,主观上很多学生对于二外日语的学习不够重视,可以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十分有限,这也限制了二外日语教学的发展。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当今时代发展要求大学生的外语水平决不能只停留在读、译的程度上,还需具备相当的会话等应用能力。日语作为一种语言,特别是对于外语专业的大学生理应得到重视。但是,目前我国各高校的第二外语(日语)教学往往只注重单词、语法、阅读的教授,忽视了听与说等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调查发现,在天津市各高校第二外语(日语)教学中,学生缺乏应用能力是由来已久的问题。比如,学生在做简单的自我介绍时,其表达的日语经常会出现语法错误、发音不准确以及用词不当等诸多问题。所以,学生应具备的日语水平与日语实际会话应用能力之间的差距,是天津市以及全国各高校今后在第二外语(日语)教学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对大学二外(日语)学生会话能力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改进。

三、提高第二外语(日语)应用会话能力的教学方法研究

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提高第二外语(日语)应用会话能力的教学方法进研究

1.研发合适的二外教材及辅助教材

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合适的教材无疑是很重要的一环。传统的二外教材,多采用单词——语法——课文——练习的模式,这种模式重视语言的知识体系,却忽略了语言本身特有的魅力,即人与人的会话交流技能。提高学生的应用会话能力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二外教材,或自编以培养学生会话能力为中心,注重口语情景对话的一些辅导教材。

2.实施大班试验组与小班对照组授课效果对比研究

外语教学本应是技能教学,而非理论教学。技能的培养需要大量反复地训练,而班级人数过多,会造成缺少实践练习的机会,有些学生的基本发音不能被及时纠正,就更谈不上会话能力的培养了。如果适当地将大班改为小班上课,教师就能够注意到学生的个人差异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给每个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特别是会话能力注重的就是反复练习,需要个人及对话分组练习。但是,目前我国各高校二外教学普遍采取大班的方式

人以上为一个自然班),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努力达到或接近小班教学的效果,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课题。所以,通过大班教学与小班教学授课效果对比的方法寻找出一条提高学生会话能力的新途径。

3.学生以会话训练为主,开展形式多样的会话训练活动。

以往二外教学侧重语法及句型的讲解,但现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更强调其会话能力。因此,为了摆脱传统二外教学中的哑巴日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听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句型、语法做言简意赅的讲解,集中课堂上大部分时间,进行会话训练。是基础,多练是提高学生日语能力的关键。一个句型可以通过日汉互译的形式进行。有时还可以采用会话表演的形式,在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锻炼自己的胆识。另外,还可以采用单词游戏当翻译等各种各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多会话训练的机会。 4.运用先进而丰富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应用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丰富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改变单一的粉笔+黑板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视觉、听觉感官上的多方位刺激,把黑白的世界变成多姿多彩的课堂。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使得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效率高,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语言教学的内容更趋形象化,视听课也许不能成为二外教学的一个课型,但它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5.运用英日对比法进行教学

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第二外语(日语)时,经常喜欢把日语与英语相比较,喜欢用英语表达方式去套用日语。特别是日语中的外来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英语。这一方面有利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记忆日语单词。例如:インク(ink)、バス(bus)、ミルク(milk)等等。因此,


教学中适当采用英日对比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加深其对单词的理解与记忆。教师可以在培养学生日语会话能力的同时,注重日语与英语的联系,使学生更加容易地记忆单词,从而丰富学生的词汇量,这样也必将对提高学生的日语应用会话能力起到一定作用。

本论文对提高第二外语(日语)应用会话能力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旨在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是集读、写、听、说、译于一体的综合外语基础课,并无专门的会话课设置,而语言的应用能力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会话能力表现出来的,教师可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合理安排会话内容,开展丰富的课堂会话训练活动,从而有利于大学生第二外语(日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可以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辟新的就业前景。

参考文献

1 胡纬纬、沈美华.日语二外教学方法探究.希望月报,200711):27

2 李春杰.谈学生日语会话能力的缺乏与日语教学.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02):6062 3 岩、马 晶、曹 .高校二外日语教学改革与创新.日本问题研究200601):4850

4 田孝平.关于高校日语(第二外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思考.科技经济市场200701):159160

5 .关于日语作为第二外语时的教学探讨.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03):9596 6 晴、范可微.日语作为英语专业第二外语的思考.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604):5253

7 王天昊.关于第二外语日语的教与学.昌吉学院学报,200704):10010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59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