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强化理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2022-08-20 14:57:5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正强化理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欢迎阅读!
学生工作,强化,理论,高校,应用


正强化理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一、正强化的基本理论观点

正强化是强化理论的一个类型,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他认为人或者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就会减弱或者消失。对某种行为给予否定或者惩罚,使之逐渐消退的方法就是负强化。而奖励那些符合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得以进一步的加强、重复出现的方法就是正强化。



二、正强化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意义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当前高校学生工作已经从管理层面转变到服务层面。也就是说,学生工作已经变过去的强制约束学生为以学生为本,服务于学生。学校教育的对象已经变成了服务的对象。因此,现代的教育是一种服务,它应该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长,服务于社会高校学生工作干部不再只是教育管理者,更多意义上是服务者。



传统管理模式强调官本位,强调权力意识,突出权力、地位的重要性。在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中,学工干部认为自己在学生面前是上级和领导,他们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做的更多的是以各种规章制度约束学生,让学生遵纪守法。如果学生犯了错误,就立即给予惩罚,这种管理模式输出的大多都是循规蹈矩的顺从者。而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不再是只会听话办事的人,而是有思想、有素质、有能力、懂创新的综合性人才,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发展没有任何好处。惩罚,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够抑制错误行为的再发生,但是当前高校学生半数以上都是“90,他们不再是顺从的一代,处在青春期的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还具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如果惩罚不当,学生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一旦抵触情绪产生了,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学校的管理都是很不利的。



正强化具有强烈的内在激励性,它能够产生深入的内在动力。在学生做对事情的时候,我们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这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一位清华大学学生的母亲向别人介绍如何把儿子培养得这么优秀时,她就提到了正强化方法。儿子上小学的时候,一次考试排在倒数几名,老师怀疑孩子智力有问题。她回家后却对儿子说:老师说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再勤奋些,细心些,就会超过排在第20名的同桌。儿子沮丧的表情被一丝笑容代替了。初中时,又一次家长会上。老师说:按他现在的成绩,上重点高中还有些困难。回家后她高兴地拍着儿子的肩膀说:儿子,老师对你非常满意,说只要你再勤奋些,再努力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儿子果然考上了重点高中,最终考上了清华大学。正是由于母亲善于应用正强化方法,不断引导孩子,结果使孩子真的向着她希望的方向发展了。假如当初面对孩子的自卑、平庸甚至失败的时候是负强化的指责、讽刺,那么结果肯定不是这个样子。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3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