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培养学龄前儿童计算能力》,欢迎阅读!

如何培养学龄前儿童计算能力
如何培养学龄前儿童计算能力
一个孩子如果计算能力不强,对这个孩子的整体数学成绩都非常有影响。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如何培养学龄前儿童计算能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幼儿加、减计算能力的发展
研究表明,幼儿的加、减计算能力的发展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1.实物操作阶段(3~4岁)
三岁多的幼儿开始进入加、减法的实物操作阶段。这时约有半数幼儿能够进行5以内加、减法的实物操作,极少数幼儿还能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实物操作。有些幼儿能够正确地进行操作,但是说错了得数。另外,有些幼儿由于数实物的能力还很差,操作还有困难。有一部分幼儿能通过操作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即“添上是加,拿走是减”。多数幼儿能数实物并说出计数的结果,而且有些幼儿不仅能口头回答得数,同时也能用手指表示得数。
2.半具体、半抽象阶段(4~6岁)
这一阶段幼儿计算能力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1)幼儿完全掌握了5以内加、减法的实物操作,大多数掌握了10以内加、减法的实物操作。通过实物操作,大多数幼儿初步理解了加、减法运算的含义。
(2)能进行一些抽象数目的加、减计算,但一般离不开具体的实物操作,大量出现扳手指的现象。同三岁多的幼儿相比,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甚至有些幼儿开始能把实物计算的方法应用于抽象数目的计算中去。
(3)口头解答加、减法应用题能力有较大发展。四五岁的幼儿绝大多数能口头解答5以内加、减法应用题,一半左右能口头解答10以内加、减法应用题。这与幼儿掌握了实物计算加、减法有密切的关系,幼儿通过大量的实物计算活动,一方面初步理解了加、减法的含义,另一方面逐步学会了实物(特别是手指)计算的方法,从而为口头解
答加、减法应用题创造了条件。测试结果表明,这个阶段的幼儿口头解答5以内加、减法应用题,正确率都高于相应范围内的抽象数目的计算,有些幼儿做得还比较熟练。
3.抽象数的加减计算阶段(6~7岁)
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进入抽象数的加、减计算,加、减计算能力有较快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绝大多数儿童掌握了5以内的加、减法,多数能做10以内加、减法,少数能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甚至能做100以内比较容易的加、减法计算。
(2)依靠实物计算有所减少。特别是5以内的加、减法,大多数儿童能够不费力气地回答得数,还需用手指计算的儿童不到25%,这同四五岁幼儿相比已显著减少。10以内的加、减法,特别是一些数目较大的计算,仍有约半数的儿童要用手指计算。至于20以内的加、减法,还有少量儿童不会用手指计算。
(3)有些儿童能够部分地或完全摆脱实物计算,进入抽象数的加、减计算。
以上这些推想方法,一定程度上具有逻辑运算的性质。只是在儿童的头脑中还是直观的、具体的,没有形成抽象概括,但是无疑为以后的抽象概括学习打下了重要基础。
二、幼儿乘、除计算能力的发展
幼儿的乘、除计算能力的发展与加、减计算能力的发展不同,一般是在非教学影响下自发发展起来的,起始点较晚,发展的速度也较慢。
测试结果表明,能够用非乘、除计算方法口头解答乘、除法应用题的幼儿,最早始于四岁半左右。四岁半以下的幼儿都不理解题意,很少能作出反应。四岁半以上至五岁多的幼儿一般都有反应,但是多数回答是错误的,能正确算出结果的约占30%左右。四五岁幼儿在进行计算时,同做加、减法类似,大多数依靠实物,主要是看手指。虽言语表达不确切,但从他的操作过程看,思路是很清楚的。六岁多的幼儿做乘、除法应用题时,能正确算出结果的可达半数左右,需要凭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ug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