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022-12-25 19:28: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欢迎阅读!
课程建设,浅析,存在,高校,精品
浅析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精品课 建设 存在问题 一、发展比例 1.院校发展比例

我国高等学校系统整体呈金字塔形结构,在这里暂且把我国高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进入教育“211工程建设的高校。第二层,至少拥有独立的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第三层次,除以上之外的其它高等院校,包括没有独立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各类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校、五大校及已经取得办学资格的民办高校等。他们处于我国高等学校系统的最下一层,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坚实基础,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力量。从院校分布来看,教育类国家精品课程211重点大学发展得较好。位于中间层次的本科院校多是教学型大学,以培养工程型的应用(学士、硕士)人才为主,在整体水平上与211层次高校尚有一定差距。职业技术型高等学校以培养技能型的应用型人才为主,以传播知识和技能、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为最终目标。虽然承担大众型教育任务的高等学校也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但侧重于知识和技术的应用研究,这种研究主要是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的,因而在精品课程数量上的研究展有所逊色。

2.专业和课程发展比例

从国家精品课程的数量上,对所有学科课程门数进行统计发现,理学工学类占了绝对优势,占了48%,法学教育艺术类等课程很少,尤其是适合大众的人文教育学类学科文史、艺术及其他所占国家精品课程的比例为15%,教育课程只占了3%。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名发展,促进公民整体素质提高,人文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予以重视,促进其发展。 二、教学队伍整体水平


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创建精品课程的保证。任何一门精品课程的建设并持续发挥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建优秀的教学团队,师团队中既有主讲教师又有辅导教师:各种职称层次、年龄层次、学历层次比例适当;科学合理的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并要有实际效果教师应参与教改、教研课程研究并有经过鉴定或阶段性成果。 三、教学管理方法

目前,国家精品课程还没有建立动态的评价体系,只有为数不多的精品课程学习者提供了网上评价的平台,并且这种评价都只是提供了对该课程内容和教学效果方面简单的调查问卷。此外,精品课程遍缺乏对学习者自身的评价和同伴的评价,尤其是过程性评价。各院校要对各项精品课程建设的状况和质量进行监控,不断完善评估体系。 四、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在国家精品课程所放映的问题中,多数院校是由于精品课程课时限制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某些教学内容无法在现有课时中充分讲解,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第一,以将课堂讲授和专家讲座结合起来;第二,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互动性,过互动交流,弥补教学内容不足的缺陷。 五、教学实践建设

教学实践活动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各大院校实践教学的比例也正在逐渐加大,但在学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现有的实验室设施建设还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不配套,致使产学结合特色不明显,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够强,尤其是高职院校,更应注重实践实训教学环节,与企业紧密联系,高度合作,真正做到把课程搬进企业,建设适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实践地基,让学生在校外汲取更多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六、教材建设

教材是培养人才最直接、最全面、最关键的要素。教材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材不完善、实验指导书缺少以及辅助性教材的建设不够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uM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