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七种有效惩戒法培育优秀宝宝

2022-12-01 15:06:5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育儿知识】七种有效惩戒法培育优秀宝宝》,欢迎阅读!
育儿知识,惩戒,培育,有效,优秀
育儿知识】七种有效惩戒法培育优秀宝宝

导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应该及时纠正,帮助宝宝健康的成长。什么样的惩罚方式才最有效?七种有效惩戒法培育优秀宝宝。 1.提前告知孩子合理惩罚的后果

每次6岁的依依和她的朋友楠楠一起玩之前,依依的妈妈都会告诉她,如果她们两个有一个人哭闹耍赖,或者两人发生争执,就不能再一起玩了。周末带依依去公园,她的妈妈也会事先告诉她,如果在娱乐场她跑到离父母太远的地方,就必须离开游乐场。这种方式对依依来说非常有效,每次她都会按照妈妈的规定去做。她的妈妈认为这是因为依依知道妈妈肯定会说到做到。

理论上讲,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惩罚可以让孩子理解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承担后果是他的责任。如果父母决定使用这种惩罚,最好提前向孩子解释后果,并给他们一个明确的警告。

然而,有时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并不能先知先觉,那该怎么办呢?合理的反应是,看到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父母就必须针对这个行为想出一个适度的处罚结果,然后马上执行,决不能缓行。比如说,你带儿子去超市买东西,他总是在货架的过道跑来跑去。此时错误的做法是,对他说:“下一次买东西你必须坐在购物车里了!”,正确的做法是,马上就把他抱进购物车里,告诉他这一次就必须坐在里面了。 2.失去一些特殊待遇

3岁的乐乐非常喜欢看书,他的妈妈说,如果午睡前或者晚上睡觉前把故事书拿走,这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了。他妈妈的经验是:每天晚上睡觉时间一到,她就把乐乐喜欢看和想让妈妈讲的那几本书堆放在一起,告诉乐乐:“如果你按时刷完牙,洗漱完毕,按时上床,那你就可以看这些书。”如果乐乐一次不合作,他的妈妈就拿走一本书。 你的孩子也有他最喜欢的特殊待遇吗?例如,你会看哪部动画片,玩玩具,还是想在晚上9点而不是8:30上床睡觉?如果是这样的话,一旦你的孩子有不良行为,你也可以剥夺他这种特权。然而,家长们必须小心,不要一次剥夺太多,花费太长时间。 对于那些6岁以下的孩子,使用这种处罚方式仅限于1天,而不是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1天的处罚是让孩子每天都约束自己,知道该如何选择,是选择和同伴打架呢,还是选择和睦相处。处罚时间不宜过长的另一个原因是,通常父母在几天过后就心慈手软了,这就会危害到处罚方式的有效性了。 3.不超过三个

如果想让孩子事先认识到一个重大的必须承担的后果,比如得不到他最喜欢的玩具,失去他的最爱,那么“事不过三”处罚方式的效果就会更好。每次孩子调皮捣蛋了,不必


说教,只要告诉他:“我们都不该打人。这是第一次!”,然后明确警告孩子重大的后果是什么。当他下一次又打人的时候,就告诉他:“这是第二次!”,第三次打人的时候,告诉他:“这是第三次!”,然后马上实施预先警告的那个处罚。

还有一些人尝试了对36岁儿童有效的方法:在一张纸上画三张笑脸,然后把它贴在墙上的显著位置或儿童经常看到的其他地方。当孩子有不良行为时,在一张笑脸上画一个“x”,并在下面写下他的不良行为。如果所有的笑脸都交叉了,孩子就会失去他最喜欢的一张。在一些家长尝试这种方法后,他们惊讶地发现,在笑脸上画叉子对他们的孩子来说太强大了。

4、对于好的行为有所奖励

宁宁的母亲一直在用奖励的方法来奖励3岁的宁宁,而且每次都有效。每天早上,宁宁的妈妈都会提醒宁宁在家玩最重要的规则是:第一,你不能打小猫,第二,你不能在沙发上跳来跳去。如果宁宁一整天都不违反这个规则,他将得到一个奖励:今天看更多的动画片或讲更多的故事。对一些孩子来说,如果父母给他施加压力,要求他不要得到奖励,他可以约束自己的行为。

另外,也有的父母把奖励方法和画3个笑脸的方法结合起来了:他们先把一些奖励品放在盒子里,如果一天下来三个笑脸全都被画了叉,就拿走一个奖励品。目的是让孩子有一种渴望,期望自己一天的行为使所有奖励品都完整无缺。总而言之,无论父母选择哪种奖励方法,都必须确保奖励的物品适宜孩子的年龄,而且能够足够吸引孩子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给孩子奖品的时候,不要忘记表扬他的好的行为。 5.对不良行为开罚单

如果孩子的年龄足以使他明白好的行为会有奖励的含义,那么他也就会懂得自己要为不好的行为支付罚金。通常5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接受金钱的奖惩方法了。孩子们非常渴望能够用自己的钱去买玩具,所以这种方法也很有效果。

家长可以发布一份表格,说明各种不良行为的罚款金额。例如,不拾起玩具的罚款为一角钱,与同伴打架的罚款为两角钱。如果孩子打架或咒骂,请他支付罚款,并将其放入预先准备好的罚款储罐中。 6、追加一些家务活

有些孩子会选择遵守父母的规定,表现出极大的合作,以避免做他们不喜欢的家务。6岁的小青属于这一类。每次他有不好的行为,他的母亲都会问他:“过来,把垃圾袋放在垃圾桶上。”或者让他拿着簸箕一起扫地。

当然,给孩子加的家务活要与他造成的后果相联系比较好,别让孩子认为家务本身是一种惩罚。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些他以前没有做过的家务,当作对他不良行为的一种惩罚。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sH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