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原因

2022-12-02 18:16: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试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原因》,欢迎阅读!
不均,资源配置,职业教育,高等,原因
试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原因

作者:徐书奇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3年第2



徐书奇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原因极其复杂,概括起来有历史遗留问题、政策性倾斜、经济发展状况、行政不作为以及高等职业院校重外延扩张轻内涵建设等几个方面。只有弄清楚这些原因,才能为深化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改革指明方向。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200880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的原因极其复杂,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既有政治方面的原因,又有经济文化方面的原因;既有外部原因,也有高等职业院校内部的原因以及人的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概括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历史遗留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是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变造成的。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就已经建立了200多所大学,大多分布于北京、上海、南京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种中国早期高校趋向中心城市的布局,新中国成立后不但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巩固和提升。[1]改革开放后,在格局上虽有所调整,但是大的布局并没有发生变化。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虽然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上力求均衡,但是历史的影响力仍然顽强存在,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城市、省会城市等仍然是高职教育资源配置较为优势的地方,而政治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以及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仍然是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劣势地区。拿河南省来说,教育部批准的普通高职院校56所,而位于郑州市的就有29所,其他地区一般只设一所到2所。如果不是当年张之洞让京汉铁路绕个弯路过郑州,如果河南省会今天不在郑州,河南省的高等职业院校乃至普通高等院校的布局就不会如今天聚集郑州的状况了。这种高等职业教育在资源布局上的不均衡依然逃不出“历史的抉择”。

二、政策性倾斜

除了历史原因外,国家的政策性倾斜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1990年我国开始酝酿启动的“211工程”,199854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会上讲道:“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2]根据这次讲话精神,中国高等教育又开始实施了另外一项著名的工程——“985工程”。对于这些院校,国家在资金上给予了极大支持。比如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国家每年的财政投入每个学校高达18个亿,数字之高,是一般职业院校难以企及的。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前途命运,20049月,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规定: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再升格为本科院校。这就在客观上降低了专科高职发展的空间。还拿河南来说,在50多所高等职业院校当中,目前只有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一所职业院校收少量本科生。这种状况对于人口大省、高考大省来说,显然不能满足河南经济产业结构的变


动和人才需求层次的需要。[3]在高等职业院校内部,“十一五”期间,中央政府投入140亿元专项资金,建设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4]而对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由于得不到这些优质资源配置,两者之间的差距会越拉越大,实际上造成高职教育内部的不平等。

三、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发展状况也是决定高等职业院校资源配置优劣的一个重要原因。高等职业院校的财政来源一般靠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一个地区经济越发达,政府投入的资金就会越多,相反,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比较困难,投入到高职教育的资金就会相对减少。从大的格局上看,由于东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比较早,经济上率先富裕起来,高职教育也随之较为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比不上东部沿海地区,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也相对落后一些。我国高东部11个省市就有464所高职院校,占41.80%;而中部8省市369所高职院校,占33.30%;西部12省市276所高职院校,占24.90%。东部地区的高等职教育总体上要优于中西部地区的特征十分明显。即使是西部地区,其中的四川、陕西、云南、贵州发展较快,而青海、宁夏、西藏却发展较慢,这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是成正比的。[4]因此,经济发展的差距,直接导致了不同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在资源配置上的不均衡。

四、行政不作为

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还与有关部门的行政不作为有很大关系。这里的不作为可以理解为“故意久拖不解”、“不能解而久拖”和“行政乱作为”三个方面。如果是不能解而久拖的话,这与当事人的行政管理能力有关,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下岗”;如果是故意久拖不解的话,就是有能力而不作为,同行政乱作为一样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追责”。我国可谓是一个教育大国,在教育经费上,20年前,教育界开始了“追4”行动,也就是说教育投入要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1993年,4%又被写入当时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又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其实不管能不能实现“追4”的目标,政府始终在努力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而这么多的经费投入,最终却造成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拿河南省来说,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不是数量问题,而是办学质量问题。今年河南省又新增8所高职院校,从表面上看,河南省的高等职业院校数量增加了,实际上是河南省的高职院校办学难度又加大了。河南省的高职业院校已经面临着“僧多粥少”的难题,新生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加入,会使河南高职院校的竞争更加激烈。

五、高等职业院校重外延扩张轻内涵建设

1999年《面向21世纪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两个教育文件的出台使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用“大跃进”这个词来形容21世纪这十余年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似乎一点也不为过。过快的规模扩张,使得高职院校在办学中的很多后续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只见数量,不见质量,只见规模,不见内涵,使得高等职业院校普遍缺乏学术气息和人文底蕴。这是高等职业教育部在资源配置上出现的扭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办学初期,高等职业院校的在校学生人数的急速膨胀和急需的“双师型”教师以及必备的实验实训条件匮乏之间构成矛盾,近些年来,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计划的完不成和大量教师及设备的空置形成尴尬局面。随着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模式评估工作的展开,人们开始逐渐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但要想在短时期内扭转这一尴尬局面,恐怕很难做到。

当然,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原因还有很多,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认真对待。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克难阶段已经到来,我们只有弄清楚了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复杂原因,就能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决“克


服‘改革疲劳症’,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奋力攻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难关险隘” ,[5]加快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改革力度,最大限度地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给人民一个满意答复。

[参考文献]

1]邱均平,温芳芳.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问题研究——基于2010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结果的实证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7.

2]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19980505.

3]曹忠义.关于河南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11.

4]管德明.和谐社会背景下高职教育体系的反思与构建[J.教育探索,200710.

5]《人民日报》评论部.攻坚克难,永葆不惧风险的勇气[N.人民日报,20121025.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lQ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