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贫困户的调研报告

2022-11-21 00:20: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走访贫困户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贫困户,调研报告,走访
走访贫困户的调研报告

?保姆收入低。都处于想致富无门路的尴尬境地。县政府领导经过前期调研,紫阳籍外出创业成功人士郑远元兴起的“远元修脚足疗”行业市场前景好,门槛低,没得学历要求,男女不限,收益高,月工资保底3000元以上,低风险,工作环境好,没得啥危险。这个项目正好适合黄金村这些想致富又找不到门路的人。针对这一实际,我办在黄金村召开了村民大会,专门邀请高桥铁佛村的支书及在外从事足浴足疗行业取得成功的老板,到黄金村现身说法,传经送宝,包联干部进村入户动员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投入“远元足疗”行业,经过宣传动员,村民观念已经基本转变,目前已有37人报名参加培训,16人赴武汉等地就业。其中一组的刘改艳因工作成绩突出,已被任命为店长,底薪每月达5000元。刘改艳的丈夫开始思想转不弯,看到妻子从事修脚行业,不但提高了收入,而且体现了个人价值,得到了社会认可,今年开年也报名参加了培训并和妻子一起外出修脚务工。

(四) 参加三场讲座,激发正能量,“拔贫困之根”

民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形象,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机遇。因此,联村干部始终把坏民风的整治,新民风的树立当做一件大事来抓。 引导和教育群众树立“讲良心、讲诚信、讲孝道、善待他人、和睦相处”的新民俗,组织正直、正直、有信誉的村民成立民俗纠察队,严厉打击赌博等不良民俗,要钱而不是道德,照顾自己,无视他人,欺骗他人。同时,该村在召开群众大会时,通报了村里好人好事和不正之风的典型案例,引导群众监督群众,促进了民俗的改善。年底,召开了村民会议,设立了“孝敬老人奖”、“乐于助人奖”、“邻里和睦奖”、“勤劳致富奖”等四个奖项,对16名获奖者进行了公开表彰。 三、保障措施

第一,真正的干部联盟。充分发挥县政府办公室在村里扶贫工作中的领导作用,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政府办公室每年派出一名科长、一名副科长和一名干部到村里工作220多天。镇、村干部每周在村里工作3天以上,两个村委会班子成员每周工作5天以上。建立针对性扶贫评估机制,整合部门、乡镇优势资源,形成扶贫开发合力,努力实现金村增收扶贫目标。

二是村民实干。通过宣传、鼓动,凝聚民心、团结力量,逐户与村民签订脱贫致富决心书,充分发挥其自身主体作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迎难而上、苦拼实干,尽全力达到增收脱贫目标。

第三,落实责任。建立面向家庭、面向群众的扶贫工作机制。每个科级领导干部和普通干部联系一个小组,每个普通干部联系五个农民。每月至少入户一次,帮助农户明确发展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实行外协工作定期汇报制度,外协干部每月在办公室全体会议上汇报外协工作


四是严格考核。建立精准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制定驻村工作队扶贫工作考核办法,以黄金村贫困户年度稳定脱贫任务为考核依据,把扶贫对象脱贫增收效果作为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与年度工作考核挂钩。 四、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劳动力大量流失。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加重,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增加了贫困识别、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等工作难度。 二是产业扶贫投入不足。目前,该村没有优势新产业,传统养殖业劳动力需求大,风险高,经济效益低,缺乏明确的奖励补贴政策。依靠农民发展,规模小、粗放经营,难以形成大规模、现代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导致农民工作组制定的发展规划,种养业的实施相对较差。

三是上级资金投入不足。上级财政资金有限,无法满足贫困村扶持需求。尽管县上整合了许多项目和资金,仍然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贫困村参与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比如黄金村水利建设严重滞后,全村仅有两条山沟,因径流量小且落差大,引水工程建设难度大,配套设施不完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交通路网结构不完善,通村公路等级低、质量差,晴通雨阻现象突出。可是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保障。

第四,残疾和慢性病占很大比例。黄金村有20户五保户,其中一户将纳入五保。64名残疾人和智障人士丧失了工作能力。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只能通过政府的“自下而上”政策来帮助他们维持基本生活,如最低生活津贴、五项保障、残疾援助和社会援助。另一方面,全村46户贫困户中有长期慢性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无法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而且医疗费用高昂,导致部分农民债务沉重,甚至返贫。 五、意见建议

一是要把加强村级队伍建设作为定向扶贫的关键。村“两委”班子是农村人民的中坚力量,是带领人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其实施和促进发展的能力及其自身的风格接影响着当地的乡村风格和民俗以及村庄的经济发展。如果村级班子的每个成员都能在作风、勇气和能力上“出类拔萃”,脱贫致富的目标就会尽快实现。

二是要把政策和资金支持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保障。上级应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助推精准扶贫,用政策调动产业扶贫、社会扶贫的积极性,并对农民发展产业、生产经营予以鼓励和支持。同时,要积极协调财政、金融、扶贫等部门为扶贫融资予以大力支持,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更多的提供一些低息或无息贷款以及专项资金拨付。

三是以项目带动为支撑,加快精准扶贫工作。项目扶贫和项目拉动是定向扶贫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要加强贫困村建设,通过项目的实施和拉动,增加贫困村的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jb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