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创新教育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创新教育》读书笔记
社头中学 刘志英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活动。当前倡导创新教育蔚然成风。 思考一:创新教育的基石是什么?
创新教育的基石是民主、和谐、探究的氛围。 一、民主的氛围
这一氛围形成的大前提是社会的教育观念。随着经济的现代化;人才需求的多元化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而小前提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的更新,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生考出好成绩, 而应该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行之于教育上应改变重知识,轻能力; 重分数,轻素质;重“教”,轻“导”,改变巳习惯了的“师道尊严”思想,给学生自由发展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个性, 营造群体创新的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干, 在创造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和谐的氛围
和谐应是现代教育的至高追求,它应涵盖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全体与部分的和谐、 基础与提高的和谐、现在与未来的和谐、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等诸多的内容。 三、探究的氛围
探究,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激发学生求知欲,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思考二、创新教育的关键是什么?
创新教育的关键是人,它涉及到教师、学生、师生之间等各种关系, 而这些关系中最主要的是确立学生的主体性。
在创新教育中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应该树立两大观点: 一、主体整体参与观 二、主体活动的时空观
思考之三、创新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素质,它主要体现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
1、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造就是后天培养的结果。 国外的研究者认为,智能与创造性相关糸数仅为0.25至0.30左右。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智商高的人创新能力不一定高,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后天的培养。
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营造良好的环境。 具体地说,它包含教师教育观念上更新, 教育时空观上的构建,以创新为重点的内容之一的目标观的确立, 以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以综合素质提高为指向的教育质量观的形成; 在教学观上,改变抓部分学生的升学为抓全体学生的发展, 改变重知识传授方法为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改变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宰地位,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观念, 为创新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
3、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的造就必须有自由度的时间和空间为保证,以深厚的知识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以良好的方法为纽带,在实践活动中奠定,在成功的体验中巩固。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
社头中学 刘志英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最近我读了一本教育专著《新教育之梦》。我用心读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她,并不遥远,她,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书中提到的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使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眼睛一亮。读完此书,我一下子被书中那句“中小学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自己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的,把这一串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朴实的话深深的感染与震撼了,我们平时不是一直在讲科研先导、科研兴课吗?如果我能从教育随笔,教育日记开始,那不是最真实的科研吗?从那时起,我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一定要坚持从关注学生心灵开始,记下自己教育中的点点滴滴,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学生一起成长!
又一次偶然间,我无意中打开了“行知论坛”和“教育在线”,我看到了论坛上很多老师的随笔,我用心的读了几篇,就被老师们精彩、真实的文章打动了,他们对教育深刻的反思和自己独到的见解令我佩服,他们对教育的执著与真情令我感动。在和学生的心灵沟通中,我更真切的感受到了将自己融在学生中的快乐,在激情飞扬的文字中,我享受到了教育的幸福,在孩子的童真童趣中,我的心一次次的被感动,是教育随笔,教会我更耐心的倾听孩子的声音。
在这样的学习与反思中,我常常在想,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是师生一起成长,所以,我也一直问自己,在课堂上,我真的关注学生的心灵,体现教育的平等与民主了吗?在课后,我注重教学的反思并落实在以后的教学中了吗?教育随笔我坚持写了吗?在这样的感思中,我不敢也不能将自己定下的目标忘却——从关注学生心灵开始,记下自己教育中的点点滴滴,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学生一起成长!这将是我长期而永恒的追求! 感谢《新教育之梦》,她,让我心随激情飞扬,梦随理想共舞,此时我又想起了叶澜教授的爱:每个学生的心灵都是一片绿叶,每一片绿叶下面都是一个绿色的心灵世界。我愿意做一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和学生一起成长。
学习心得——加强思想品德课的道德教育
社头中学 刘志英
当前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对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紧迫性也越来越有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党中央也曾召开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专题会议。人们之所以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如此高度重视,这与当今社会人们道德素质的“世风日下”及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有紧密关系的。
中学生的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有思想品德课、学校德育工作和其它学科的德育渗透。思想品德课在老教学大纲中叫政治课,新课标里叫思想品德课。其实,品德与道德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都是有区别的,可毕竟相通之处居多,日常指向中,也往往把它们等同起来,因此利用思想品德课对学生加强道德教育尤显重要。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如繁星日月,熠熠生辉。其中虽然不乏统治阶级对人民大众的愚民政策,但其忠孝节义礼智信的思想意识,随着统治阶级与主流社会所垄断的思想教化,也早已深入人心,人们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表现,均建立在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意识的基础上。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注意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与教材中所孕含的品德教育素材之间的关系,使之自然渗透,有机融合。做到以端正学生学习动机为前提,以爱学校、爱家乡教育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教师在理顺知识教学的同时,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jI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