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节能降耗技术措施分析

2023-07-15 10:3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电力节能降耗技术措施分析》,欢迎阅读!
节能降耗,措施,电力,分析,技术
电力节能降耗技术措施分析

摘要:电力行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发展是极为关键的,而作为电力企业来说,除了要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还要认识到自身责任所在,对电力的节能降耗提高重视程度,对电力损耗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行技术措施的改进,减少电力能源的消耗,从而达到节能降耗与效益最大化双重目标。 关键词:电力;节能降耗技术;措施 1电力节能降耗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相应的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尤其是电力能源。国家在电力行业中所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电力工业的规模也是逐渐壮大。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主要就是集中在资源过度消耗、能源污染等方面。我国作为世界大国,我国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非常紧张,所以电力节能降耗,减少电力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损耗成为了我国电力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电力系统的发展与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的生活都有紧密关系,所以国家也要在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上投入更多人力、物力。作为十一五期间的重要任务,节能减排得到了更大的关注,而电力能源的节能减排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内容。

提高配电系统的功率。配电线路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大量具有电感性和电理性特点的设备组成。而配电线路中的变压器和用户家中的各类电器以及电动机等设备都属于电感性负荷,这就导致该类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无功的滞后电流,而且随着家用电器等数量的增多,无功滞后电流也会逐渐增多。滞后电流会随着配电系统流经高低压线路,在经过必要的配电线路后,最终流入用电设备的末端,该部分电流既不能作为资源使用,也会对用电设备造成一定的损害。在滞后电流的作用下,电力配电线路中的电力资源损耗明显增加,不仅造成了电力资源的不必要消耗,也不利于降低能耗目标的实现。为解决配电线路中的线路损耗问题,应当加强电容环境建设,结合无功补偿技术,及时对电感性负荷的无功率进行补偿,尽可能减少滞后电流的流出现象。通过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实现无功电流的目的,可有效降低电力资源应用过程中的能源损耗,提高电力系统整体的功率,满足人民在供电以及用电等方面的要求。 2电能损耗原因分析 2.1变压器损耗

作为电能损耗的主要原因,变压器损耗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首先就是轻载变压器,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发展落后的地区,使得主要用于农业的变压器用于日常生活,导致变压器以及电能无法得到充分的运用;其次是高损耗变压器,我国目前仍然有很多经济条件落后的地区使用高损耗变压器,造成电能的高度损耗;最后就是空载变压器,对于空载变压器来说,铁损损是最为重要的损耗内容,影响电能的经济效益。 2.2供电线路损耗

我国很多地区的供电线路负荷非常大,同时存在着老化问题,导致电能在供电线路上出现卡脖问题,从而不仅会造成安全问题的发生,同时对电能的损耗也是非常大的。

3电力节能降耗技术措施 3.1选择合理的导线技术

导线技术选择主要集中在配电线路截面、架空绝缘导线和单芯绝缘导线三个


方面。在设计配电线路和输电线路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选择比规范等级高一级的导线截面,将配电线路分段,通过使用对每一段单独计算的方法来计算节能的相关数据,节约有功功率,减少无功功率。在配电线路换线时,应当注意换线前后的电抗值的变化情况,及时控制各类数值变化以减少线路中产生的电阻损耗,推动节能降耗操作的开展。在输送的负荷等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导线截面可以有效降低线路中的电阻损耗,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为防止相间短路等问题,可以采用架空绝缘导线来保证线路供电的安全,同时使用该类导线可以减少合干线路作业时停电的次数和频率,更有效地利用线路。该类导线在铺设以及使用过程中遇到树木的枝干、树叶等障碍物时,并不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修改等操作,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相对较小,这就降低了环境绿化的成本,提高了配电线路的效益。另一方面,绝缘导线的线间距相对较小,但其电抗能力明显低于普通的裸导线的电抗,这就减轻了维修工作的负担,线路损耗等问题明显减少,线路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单芯绝缘导线是随信息技术进步和电网发展出现的一种新型低压分裂导线,该类导线是一种完全绝缘的导线,对周边环境变化造成的影响的反应极轻,即使遇到电线杆折断等意外情况也不会停止供电,供电的稳定性可以得到保证。同时,该类导线具有扩张强度大、施工方便、漏电和火灾等发生几率小等优点,因而逐渐受到国内输配电网建设的重视,应用范围和应用领域逐渐扩大。通过使用该类导线,可以提高低压电网中电业的合格率和供电质量,推动配电线路节能降耗等工作的开展,提高电网整体质量。 3.2更多地使用电力计量装置

电力计量装置是电网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设备,其种类较多,包括:电压和电流互感器、电能表等。其中,电压互感器用于在输电线路中测量电压,电流互感器用于获取一次和二次回路的电流,电能表用于将电力系统中的各种信号转换为有功和无功电量。电能表是电力计量中的关键设备,结合电压互感器使用,可以使计量装置更加准确。因此,电力企业有必要投入更多的计量装置。 3.3优化电网的无功配置

无功技术补偿在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对配电网络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使用并联的电容器,可以有效减少输配电系统中的谐波阻抗,降低特定频率中谐波的放大作用,继而降低电容量的损耗,提高其使用寿命。在电容器系统中的谐波干扰现象比较频繁时,应当使用无功补偿技术,综合符合电的特性等因素,通过滤波器等装置来减轻谐波干扰。在输电线路相对较长时,需要考虑线路电抗补偿问题,一般选择在线路的恰当位置安装电容器来进行串联补偿。同时,也要注意电气的距离问题,通过串联补偿综合提高线路系统的稳定性,促进更大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工作的开展。面对环境资源发展日益严峻的现状,可以选择在同一线路的铁塔上架设出回相对较多的线路,以提高走廊空间的利用率,节约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成本支出,提高电能的输配能力。 3.4加强用电考核力度

电力企业应该制定合理的用电考核方案,对用电量较大的企业的设备进行监测,安装计量表,定期进行测试,平衡电力负荷,保证用电负荷较大时的供电。另外,还应该组建电力考核小组,审查相关单位的用电,增强他们的节能降耗观念,加强对电力规范管理 3.5广泛地应用智能电表

智能电表的使用,关系到电力计量工作的开展。智能电表具有一些高级地功能,如:可以选择时段和费率,能够显示费率和时区。以前的电表不方便设置时


段,且费率调整起来较麻烦,智能电表可以按照用电企业的用电情况设置费率,使计费更准确,也增强了用户的节能降耗意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大众的电力需求也逐渐增多。为满足电力用户的用电需求,需要提供更多的供电线路进行供电,这就导致出现大量能源损耗行为。以上内容就电力节能降耗技术措施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刘开利.电力系统中输配电线路的节能降耗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5):23-24.

[2]杨子夜.基于节能降耗的电力计量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风,201724):171.

[3]王珏.电力输配电线路中的节能降耗技术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711):47-49.

[4]赵炜,刘瑞源,张培.浅谈电力输配电线路中的节能降耗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1):38+40.

[5]张文刚.电力输配电线路中的节能降耗技术分析[J].科技资讯,20171529):29+3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fA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