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2022-08-16 22:04:5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三味书屋,百草园,教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课标与教材分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是鲁迅先生42岁时“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用一颗童心去回忆的童年生活。通过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里枯燥无味的生活相比

较,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生活,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的束缚和损害。 【学情分析】

本课是学生升入初中第一次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内容比较丰富,有的部分还比较含蓄难懂;同时,根据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从初一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教学目的应适中、集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水平:

1、掌握准确的读书方法:默读、朗读; 2、了解作者儿时游戏学习生活的经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文章抓住特点、多角度、井然有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2学习课文通过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任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抓住特点、多角度、井然有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文章主旨的理解;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比较长,为了便于教学,采用先分后合的方法‘先分开两部分研读,然后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两部分内容实行对比分析,从而使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意思。 教学方法:采用教师提问题,学生讨论的方式实行教学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强调默读方法:动眼不动嘴,不出声、不指读、不回读、一气呵成,读完全文。 2、整体感知: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那些信息? 2)找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句及中间的过渡段。 3)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速度百草园部分,探究以下问题: 1)作者对百草园作何评价?找出原句回答。

2)作者在文章中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百草园有美丽的景物;有美好惊险的传说;能够做有趣的游戏 (二)、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其他同学在课本上画出描写这些景物的词语,仔细体会) 1、文章写了百草园的那些景物呢? 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A、抓住景物特点,用色彩绚丽的语言;B:多角度,有层次,使用多种修辞手法;C:融情于景,景中有


5)小结:第二自然段,描写了百草园美丽的景物,处处表现了儿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同学们要注意学习作者描写景物时使用的各种方法,并把这种方法使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三)、自由读3-6自然段:思考探究:(我们刚才观赏了百草园美好的景物,下面我们就听听百草园中美丽而又惊险的传说:

1、百草园中有什么美丽而惊险的传说呢? 学生:赤练蛇的传说。

2、作者由赤练蛇的传说联想到什么故事呢? 学生:美女蛇的故事。

3、作者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呢?把这个段去掉好不好?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对于儿童来说,美女蛇的故事惊险刺激,很有吸引力;给百草园增添了一些神秘的色彩。去掉是不好的。

(四)、快速阅读百草园部分:思考:(百草园景色优美,传说惊险有趣,但作为儿童的乐园,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儿童的天性是爱玩,下面我们就看看,在百草园中,有哪些好玩的事情,能够哪些有趣的游戏?) 1、在百草园中有哪些好玩的事情,能够做哪些有趣的游戏?主要写了哪种游戏

1)找蜈蚣按斑蝥;2)拔何首乌;3)摘覆盆子;4)从石井栏跳下来;5,把砖头跑到抛到间壁的梁家;6)雪地捕鸟; 主要写了雪地捕鸟的游戏

2、朗读雪地捕鸟一段,画出描写捕鸟动作的词,仔细体会。 3、文章是怎样写捕鸟的?准确使用了那些动词?为什么要写捕鸟?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先写捕鸟时间(冬天);条件(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方法(动词);然后写捕鸟的收获(麻雀、张飞鸟等三四只)经验教训(太性急)

写捕鸟也是为了百草园给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注意教育学生,爱护动物,不能捕鸟)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文第一部分写百草园,作者抓住“我的乐园”来写,行文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我”慢慢的长大了,不得不离开“我的乐园”,要到全城最严厉的私塾读书去了,心中充满了无限的依恋、无奈、迷茫。接下来我们就和少年鲁迅一起走进——三味书屋,看看鲁迅先生小时候的读书生活。 二、文本探究

1、默读“三味书屋”部分,感知:

1)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2)找出文中描写先生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说说“我”对先生的印象如何? 2、文章写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那些趣事?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拜师仪式;请教问题;师生读书;游戏画画 枯燥、勤奋、快乐 3、主题探究:

文章写了“百草园”“三味书屋”两部分,这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供三种说法共大家参考: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1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百草园的自由欢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的腐朽的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2)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枯燥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3)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


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对本文结构的不同理解,实际上表现了对文章主题思想的不同理解。对文章的主题思想,能够允许有不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c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