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呵护思维的火花》,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呵护思维的火花
作者:项佳
来源:《课外语文·上》2019年第08期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学习中不断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模式从关注教师的“教”逐渐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从学生的学习行为来看,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质疑能力还有待提高。本文旨在透过现象,寻找成因,站在学生学习的启蒙教育阶段,思考探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质疑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问题意识;课堂教学模式;方法;思索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在人的认知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或者是现象,并且通常会产生疑问、探求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和解决问题。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学研究表明,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呼唤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成因
笔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发现,小学生的问题意识随着年级的升高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浓厚,敢于发问。但是,提出问题的能力不强,所提的问题往往只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常规问题多,有质量、能促进思维发展的问题较少。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学生口中“为什么”“怎么做”这样的问题逐渐减少。导致这样的现状产生,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原因有二:
1.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许久,但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还是很深远,教师的教学观念也许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教学行为还是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师灌输多,学生主动学习少的情况。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的知识权威性较高,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强,会扼杀学生思维的火花。
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思考质疑的习惯。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多的是完成学习任务,获得更好的学习成绩,而不是追求问题的本身。在这样的学习动机驱使下,学生不容易在遇到困难时,刨根问底,思索探究。这样又会反作用于学生自身,时间一长,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逐渐减弱,也没有机会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b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