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麻醉学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的带教体会》,欢迎阅读!
麻醉学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的带教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3~2005年度麻醉学本科生在我院临床实习共3个年级22人,麻醉实习时间24周,包括临床麻醉20周,门诊麻醉4周(包括无痛胃镜检查与治疗、无痛人流手术以及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
1.2 教学方法:(1)重视医德医风教育。(2)明确临床实习目标。(3)提高临床麻醉实际操作能力。(4)提高临床麻醉意外的应急处理能力。(5)培养学生的临床科研思维和勇于创新的能力。(6)营造临床实习的良好氛围。(7)实习方式包括:专题讲课、临床实践、病例讨论、参加值班、测验操作考核、撰写文献综述等。
2 结果
全部学生实习期满考试合格按时毕业。3个年级中麻醉学专业考核成绩优秀16人,优秀率占72.7% ,其余良好。全部毕业生已能基本独立执行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臂丛神经阻滞、颈丛以及门诊麻醉(包括无痛胃镜检查等主要麻醉方法和高位前路颈内静脉穿刺、股静脉穿刺、呼吸监测、无创血压监测、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心电图监测等技术;部分学生甚至能掌握桡动脉穿刺、血气分析和血糖测定操作。毕业后有3名学生考取了硕士研究生。
3 讨论
临床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全面参加专业临床实践,学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能力的质的提高,为毕业后独立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麻醉学理论知识涉及人体多个系统,甚至包含一定深度的物理和化学原理,在临床操作技术方面也有比其它专业更多的要求和机会。通过严格实施我科制定的临床实习教学计划,达到了培养较高素质的麻醉专业本科生的临床实习目标。成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重视医德医风教育,明确临床实习目标:实习医师进入科室后,首先由科主任向实习医生介绍我院和我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实习注意事项,进行麻醉科医师职业道德和麻醉安全防范的教育,特别强调培养同学们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为了培养实习生的良好医德医风和爱岗敬业精神。严格要求带教老师的行为规范,用老师的模范行动影响学生,使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自学养成高尚的医德和严谨的作风,在科室营造出勤奋好学、勤于思考、
勤于动手、尊师爱生的有利于临床麻醉实习的良好氛围。在实习计划和实践内容上,以临床麻醉的主要常用药物、主要麻醉方法、生命监测和常见麻醉意外及并发症的处理为实习重点,使学生在实习结束后能初步达到一个临床麻醉医师的基本要求。随后,让同学们适应科室的工作环境,了解各种麻醉机和生命体征监测仪的使用,学习麻醉手术前和术后的基本处理原则。
3.2 引导学生从理论学习向实践学习的过渡改变,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由于基础学习与临床实习之间跨度大,而麻醉学又是一门比较强调动手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的临床学科,实践所需的医学知识也较为庞杂,学生在实习开始阶段往往出现操作失败或失误,面对问题时手足无措等情况。针对此种情况,我科采取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让学生逐步掌握一些麻醉工作中较常用的操作技术。比如刚开始培养学生的无菌意识,让学生仔细观看带教老师的一些正规基本操作,然后逐渐让学生戴上手套,参加一些基本操作(如硬膜外穿刺、腰穿等)具体感受书上讲述的方法,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气管内插管等操作。由于学生往往不知学过的理论知识如何与实践相结合,针对这一点,我们在工作中常常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最后通过临床实践来进行深刻地讲解。这些问题就是学生学过的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通过这种方法学到的理论知识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不容易忘记。上述措施在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3 理论结合实践,认真带教:实习阶段的教学重点是让同学们能够尽早地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很好的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尽快熟悉和初步掌握常用麻醉方法,如椎管内麻醉、气管内全麻及神经阻滞麻醉的技术操作,尽快熟悉和掌握术中麻醉管理和并发症的预防处理等。为促使同学们对病人负责,认真掌握病情,要求同学们对每1例拟施手术病人做到术前访视,并及时向带教老师汇报病情,在老师指导下写好麻醉实施方案(包括病情与手术的特点、拟用的麻醉方法、麻醉药种类及剂量、监测指标和麻醉注意事项等)。带教老师注重结合实际培养同学们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例如拟对手术病人施行“腰麻”,要求同学们在术前必须复习“腰麻”的适应证、禁忌证、麻醉平面调节以及并发症预防等理论知识。这有利于同学们在临床实际操作中不断巩固已经掌握的麻醉理论,提高麻醉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经过坚持不懈地勤奋苦练,同学们一般能达到单独处理ASAⅠ~Ⅱ级手术病人的各类麻醉。实习后期可根据同学们的水平,安排参加一些较危重疑难病人的麻醉,特别是心胸外科、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以及老年病人的麻醉。让同学们掌握有创监测技术,如周围动脉穿刺测压、中心静脉穿刺测压及肺动脉置管术等。
3.4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同学们在进入临床实习工作后期,科主任安排硕士研究生以上老师讲授临床科研设计及医学论文写作的基础知识,让同学们利用业余时间进图书馆查阅资料。在老师一带一的指导下,要求同学们在临床学习结束前,每人完成一篇同一题目的文献综述,然后由实习学生组长根据每个同学的综述进行全面归纳,总结成一篇较高质量的综述并在科室答辩,效果良好,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也为其毕业后撰写科研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3.5 强化带教意识,提高带教质量:科室人员除常规医疗工作外,应强化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Rrx.html